张斐来到书房,略显遗憾地向许止倩道。
许止倩道:“此话怎讲?”
张斐无奈道:“方才官家派人来,让我适可而止,之前都说好玩足三天,这才第一天就怂了。”
许止倩道:“其实官家能够允许你这么做,已经是不容易,我看咱们的目的也差不多达到了,我方才让青梅去打听了一下,如今外面全都在议论佃农。待这场官司过后,朝廷一定会慎重对待此事,改善佃农们的处境。”
张斐叹道:“可是我还想让李国忠他们好好再表现几日,以此来振兴咱们这一行。”
许止倩直翻白眼,“你就不嫌累么。”
张斐道:“我就是认为都已经这么累了,何不从中多拿好处。”
。。。。。。
由于张斐今天不太精彩的表演,主要过程就是听佃农在那里诉苦,这也导致佃农成为今日的热点话题。
也引发读书人的热议。
许多人都表示当前对于佃农太不公平。
佃农不但要承担佃租,还得缴税,甚至还得服役。
这家里哪会有余粮。
还要征收他们的税,这无异于逼着他们去死。
但由于佃农在公堂上,矛头是指向朝廷的,他们也都是在批评朝廷,没有怎么去批评地主。
首先,地主也是根据契约办事,契约又是双峰自愿签订的,这没有毛病。
其次,百姓过得苦,本也就是朝廷的责任。
。。。。。。
翌日清晨。
在去往开封府路上的苏辙,偷偷瞄了瞄还是睡眼惺忪状态的苏轼,问道:“二哥昨日不是说要拿词去卖钱么?怎么喝得醉醺醺回来。”
昨日他一句话,将苏轼气着了,回家就放下狠话,区区五十贯,能够难倒我苏子瞻?
结果一去,就半夜才回,是一身夹带着胭脂香的酒气。
一看就知道去喝花酒了。
苏轼打着哈欠道:“多卖了一些钱,为兄就顺便喝了几杯,怎么?为兄现在喝酒也不行了?”
苏辙赶忙道:“愚弟可不是这意思,只是。。。只是钱呢?”
苏轼神情一滞,眨了眨眼,“咳咳。。。那么多钱,为兄一个人怎么拿得动,到时他们会送来的。”
苏辙审视着苏轼,又问道:“二哥昨日作得什么词,可否吟来,让愚弟鉴赏一番。”
苏轼双目一瞪:“你不相信为兄?”
“愚弟不敢。”
“那你为何这么问,你分明就是不相信为兄。”
“愚弟不问便是。”
“这还差不多,快些走吧,免得位子让人给占了。”
苏辙心想,若非你方才赖在床上,叫不起,咱们早就到了,估计待会也只能站着观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