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一边暗中腹诽,一边低头说道:“臣初入官场,很多事情还没弄明白,所以……无法评价!”
现在萧帝将严庆召了回来,刘凌也搞不明白他对严党是个什么态度,所以便挑了些不得罪人的话说。
谁知,萧帝竟将自己心里话替他说出来了。
萧帝也知他心思,所以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朕初登大宝之时,朝廷几乎无可用之人,唯有严高对朕唯命是从。”
“可以说,若没有他,朕这皇位也未必坐的稳当,这是一份恩情,朕永远记得,所以他就算有些不法事,朕也不忍苛责。”
“至于严庆,是他的独子,不看僧面看佛面,朕也不想杀他,贬谪他一次再召他回京,是想让他收收性子。”
“以他的头脑,若今后能收敛贪财之心,未来倒也不失为一介名臣。”
“若不行……”
说到这,萧帝沉默片刻,便没再往下说了,而是看向了刘凌。
“朕得位不正,文治武功亦是一团糟,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黎民百姓,这一点史书里会记得明明白白。”
听到这,刘凌头顶已经冒出汗来:好家伙,这是自己应该听的话吗?
然而,萧帝却似是憋了很久一般,接着说道:“朕这些年来,已经数不清多少次被噩梦惊醒,也不知多少次为国事夜不能寐。”
“然,事情已成定局,朕也无力扭转乾坤,只得寄希望于后人,遂全力培养前太子。”
“许是上天都看不过眼,让前太子英年早逝,如今的三位皇子中,老二不习政务,老四性情怯懦,难堪大任。”
“唯有老三尚可,但他性格冲动,容易坏事,还需历练。”
“你性情稳重,且他对你十分信任,此去晋州定要对他多多教习。”
“至于严氏父子,无论如何,他们也是忠于朕的,所以朕在世的时候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至于,之后的事情,朕就管不着了。”
说到这,萧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一来是让刘凌多教教萧元寿,二来,也是在告诉刘凌,严氏父子干的事情我知道,但出于多方面考虑,我不准备处理他们,你也别再费心思和他们斗了。
作为一个皇帝,能和刘凌说这些,已经算是拿他当自己人看了。
刘凌赶忙跪地谢恩。
当走出皇宫的那一刻,刘凌抬眼看向那灰蒙蒙的天空,忍不住一声长叹。
此时的他也理解了萧帝的心思,萧元寿虽性格纯善,但心思太直,这种人当了皇帝,对一些弊政必定会大刀阔斧的改革。
可熟不知,治大国如烹小鲜,每一项政令的存在都有他存在的道理,若是未经推敲鲁莽的进行改动,还不知要引起多大的乱子来。
现在的大周虽稍有起色,却也经不住太多风浪,所以萧帝要在自己驾崩之前稍微改变一下萧元寿的性情。
至于严氏父子,萧帝也没办法。
毕竟,他们二人所干的事情,很多都是他暗自授意或者默许的,若是只因贪污受贿这种普遍性问题干掉二人,便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故事了。
今后,便无人再敢为皇家效力。
不过,若是等萧帝死了之后,现官不认前官账,新任皇帝怎么处置严氏父子,便和鸟尽弓藏没什么关系了,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并且,严家贪墨了这么多年,犯下众多滔天恶行,等新帝登基将其诛杀抄家。
既能捞一大笔银子,又能赢得民心,并积攒属于自己的政治声望,那真是一举多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周逍遥王爷请大家收藏:()大周逍遥王爷更新度。
如今萧帝已经给他透了底,所以刘凌便也断了和严庆搞斗争的心思。
当务之急,是要调集一些精兵当做护卫,然后去晋州调查拿起茶马走私案的时候了。
来到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