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昨儿问了吏部,朝中暂无那么多缺位,地方上也是,顶多三五个告老的。职位不够,不若先授予散官?”
徐风雷想也没想,便应道:
“陛下可在朝中设一院,随便叫什么名儿,比如翰林院、史图馆之类的。主要就是给人读进修。”
“新科进士若暂无缺可补,便在这院里读读,编纂编纂史册,做一些清贵的活儿,学习的同时,也能熟悉一下朝廷的运转,在朝中混个脸熟。”
“等有了空缺,再行外放,这样他们也算是当了一阵子官儿了,官样儿也出来了,去地方上当父母官历练历练,也正合适。”
“再之后,就按照吏部的正常流程走,做得好的升迁,不好的贬谪呗。”
李世民恍然。
“好,这主意不错,就按照你说的这个来。”
他赞同道,
“就跟之前在天策府设立文学馆似的,弄个翰林院,让新科进士们当一阵子翰林院学士、编修再说!”
“这一口气收拢二十四个年轻人,朕心里也高兴啊!哈哈哈……那试卷可都是朕亲自挑选出来的,要论起来,朕也是他们的恩师了!”
徐风雷哈哈一笑。
“那是自然,进士本就有天子门生的美称。”
他道,
“届时,陛下还要钦点状元、榜眼、探花郎,那探花郎我已接触过,是个老实本分的农家孩子,潜力很大,值得栽培!”
李世民目泛光芒。
这事儿多新鲜呐!大唐第一个状元,第一个榜眼和探花,就要在他手里诞生了!
“那一定是件美事。”
他笑道,
“届时,需开大朝会,让群臣见证!让史官记载!”
……
数日后。
皇帝举行大朝会,在两仪殿召见了二十四位新科进士,并亲自点出头甲前三名,授予从六品官衔!
其余二十一位进士,也都分别被授予正七品、从七品官衔。
朝会结束之后,李世民还分别约谈了每个进士,其中畅聊最久的,甚至到了深夜还不放归!人皆羡之。
而次日,李世民站在两仪殿上,望着新设的翰林院,忍不住再度感慨道:
“自此,天下英雄真皆入朕毂中矣!”
科举盛况,成了朝廷官员,以及民间百姓之间的热门谈资,直到一件大事的到来,才压下了科举的热度——
大唐学宫,于六月十五,正式招生!
……
城南,大唐学宫外,此刻真乃人声鼎沸!
无数家长领着自家小孩站在外围翘首以盼。
“儿啊,待会儿选拔,你可得把你平日里那股子机灵劲儿发挥出来啊!咱家能不能崛起,全你了!”
“儿啊!加油!你要是能考上,咱家里,咱族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供你成材!”
“不要紧张,就按照你正常发挥的来,听到没?”
“乖女,爹不求你出人头地,只求你明理,好帮你爹打理生意,咱家以后招个赘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