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像李世民一样的发动玄武门之变,李继易连想都不敢想。
天下万权,唯有兵权,李中易从来不与任何人分享。帝国的军权,一直牢牢的捏在他的手心里。
玄武门兵变别逗了,那是作死
继续西行的路上,李继易充分知道了,什么叫作民间疾苦。
在开封的街道上,很少有破衣烂衫之徒。然而,越往西走,人烟越稀少,土地越不肥沃,穷人也越多。
李中易上台后,虽然均了贫富,但也仅仅是均了权贵们的田而已。这并不意味着,见识很短的文盲农民们,就可以一夜之间,全都过上富裕的生活了。
一条裤子,爷爷穿了,父亲穿,孙子接着穿,这才是西部地区的常态。
而且,棉花还没有大面积种植开来,仅仅能供上军方的需要而已。
西部地区的农民们,依旧穿着补丁叠补丁的麻衣。
官道上,经常出现拿着破碗讨饭的穷人。
李继易心善,往往会命随从分饼给这些穷人吃。闲聊的时候,李继易知道了,这些穷人以前都是匿民。
所谓匿民,也就是害怕交人头钱的壮丁们,故意隐藏进了大山里,或是森林里。
结果,等他们知道取消了人头钱的时候,朝廷大规模的分地运动,已经结束了。
无地,没有做生意的资本,又都是文盲,可不是要沿街讨米么
李继易屡屡见到类似的场景,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专门写了奏章,直接递进宫里去了。
西部的水量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贫瘠,实在是承载不起那么多的人口了。
李继易认为,关中的人口东移,势在必行。
过了关中地区,进入真正的西部地区之后,李继易见到了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耕地少了,水源地不足,种地的收成确实不高。但是,汉民占据的肥沃牧场可以养马,养羊和养牛啊。
草原上群养的战马,老值钱了。卖给朝廷二十匹马,就可以抵扣全年的成本了,剩下的几十匹好马,全是利润。
养马,又不需要投入什么成本,只需要有新鲜的草场即可。
到了草原上,李继易明白了,单单是一户人家养马,就需要很大一片的草场。
而且,草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季节而四时迁移。
在草原上,李继易住进了党项包,也就是草原民族的帐篷。
只是,晚上就很尴尬了。因为,西部各民族的百姓都十分好客,他们不仅把最好的党项包给了李继易住,而且,还有女儿陪宿。
说实话,草原上的小娘子且不提容貌漂亮与否,单单是很少洗澡的体味,李继易就受不了。
李继易抵达兰州府的时候,刚好赶上新军第三镇移防兰州,他在城外等了三天才进的城。
进城之后,李继易住进了驿站里,并派人带了帖子,按照官场上的规矩,递进了知府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