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因素就导致于她不愿意与我们多说话、多沟通,而且就算是沟通的话,质量也很低。你也看出来了,她对我们俩,包括爷爷奶奶的亲热感和信任感也基本上没有。”
至于她有没有自卑感、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他们还不得而知。
当初,罗有福和李月英宁可自己挨饿受冻,节衣缩食,也要给罗曼柔寄去足够的生活费,力争给她创造一个富裕的生活环境。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亲情是金钱无法替代的。
将孩子托付给她嘎公嘎婆抚养实属无奈之举。
结果却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导致亲情缺失,而隔代教育又存在着教育能力和方法不足的问题,导致于孩子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被同学和同龄人给边缘化了。
罗有福和李月英断然不会懂得,“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在罗曼柔整个的成长过程中,从她儿童时代个性化的形成时期,再到她青少年时代社会化时期也就是有意识的人格形成时期,因为没有完整的家庭生活经验和经历,对她身心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根本。
如果罗有福早就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才是孩子逐渐社会化的主要媒介,而且明白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对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的话,他们可能早就排除万难,把孩子从巫山接回老家来了。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命运没有假设。
罗有福信佛。
他对李月英说,因果循环,自有定数,万事皆轮回。
又说,后悔有什么用?当初咱们为了生个儿子,结果生了这个女儿。
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
二十五年的愧疚、牵挂、思念和担忧,换来的却是一个如陌生人一般,每天都和自己客客气气的女儿。
罗有福坐在堂屋里,旱烟烧了一锅又一锅,思前想后,力图找到破局的方案。
在分析完女儿的个性和成长的经历以后,他开始反思自己在处理和罗曼柔有关的事情上的做法是否妥当。
他只是稍稍思考了一下,就察觉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首先,他和罗曼柔现在的相处方式以及他想给与罗曼柔的未来,都只是他个人的想法,这个想法带有强烈的个人意愿。
比方说,他只是想让罗曼柔回到自己身边来,伴护着他们老俩口以及年纪更大的爷爷奶奶,在这个过程中,他只考虑到了家庭中几位老人的处境和未来,而没有考虑过罗曼柔的感受,甚至都没有听取过她的想法。
这无疑是相当自私的。
其次,罗曼柔为什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地宣称她李精诚的女朋友?而且,她从来没有说过李精诚的一点坏话?当然了,她也不曾袒护李精诚,也没有为他说过多少好话,但罗有福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罗曼柔对李精诚是有好感的。
第三,罗曼柔突然说要回来,结果当真就回来了。而且回来之前在电话里对他和李月英说,再也不走了,一辈子就待在父母身边、待在老家。
那么,她在回到老家之前,一定深思熟虑过,她的后半生将做如何安排?
罗有福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不简单,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这个幺女子或许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单纯和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