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仕途
谢升,这位生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按官年计算为万历十年即1582年)的杰出人物,早年便遭遇了家庭的不幸,先是失去了母亲,后又痛失父亲,但这些并没有阻止他追求学问的脚步。万历三十一年(16o3年),谢升考中举人,四年之后,即万历三十五年(16o7年),他在殿试中以三甲第三十五名的成绩获得同进士出身的荣誉,正式迈入了仕途。
登科后,谢升初任三河知县,他的治理风格深受百姓爱戴。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果断的行动力,解决了许多前任未能解决的问题,对待官府如同对待家庭一样细心,对待百姓则如同对待子女一般关爱。这种亲民的作风和卓越的行政能力,很快使他在地方上声名鹊起。
不久,谢升调任遵化知县,但在任上不久,由于要为祖父守孝,他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工作岗位,这是古代中国官员遵循的孝道传统。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谢升再次出仕,担任雄县知县,而后又改任滑县知县。在这些岗位上,他表现出了严谨的品行和清廉的操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不向任何势力妥协。
谢升的政绩和正直的品格最终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他被征召入京,两年后,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他获得了吏部考功司主事的职位,随后又升任文选司员外郎。在吏部任职期间,他深入理解了国家的人事选拔和考核机制,这对他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宦海沉浮
天启四年(1624年),谢升在东林党人赵南星的举荐下,出任文选司郎中。然而,当赵南星试图干预人事任命时,谢升坚守原则,拒绝成为其执行命令的工具,毅然辞职,展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这一举动也使得他在魏忠贤掌权后,虽未依附东林党,亦未屈从于魏忠贤,从而在天启六年(1626年)被起用为太常寺添注少卿。
谢升在魏忠贤统治时期,始终保持独立立场,拒绝参与为魏忠贤建立生祠的活动,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了赵南星的生命安全,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勇气。魏忠贤垮台后,谢升在崇祯元年(1628年)再度得到起用,担任太常寺少卿,标志着他仕途的再次复苏。
崇祯二年(1629年),朝廷在考虑派任各地巡抚时,谢升主动请缨,但当得知可能被任命为顺天巡抚时,他感到这是对自己不利的安排,于是称病推辞。在接下来的太仆寺卿人选会推中,他又突然表示身体康复,成功获得此职。这一系列事件引起言官毛羽健的弹劾,指责他言行不一,但最终事件未有实质性后果。
崇祯三年(163o年),谢升升任吏部左侍郎,后调任南京吏部尚书。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崇祯五年(1632年),因路振飞的弹劾,谢升被冠以“九尾狐”的恶名,虽未被证实,但也未能进一步升迁。
直到崇祯七年(1634年),在辅温体仁的支持下,谢升终于登上吏部尚书之位,他在此期间协助温体仁排挤政敌,但也因未对霍维华的提名提出异议而遭到弹劾,最终在崇祯十年(1637年)被罢官。
然而,谢升的命运并未就此终结。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新任吏部尚书迟迟未到任的情况下,他再次被崇祯帝起用,担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这一次,谢升推行了一系列新的人事政策,使人事工作井然有序,深得崇祯帝的赏识,证明了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价值。
三、跻身阁臣
谢升在崇祯十三年(164o年)四月二十八日,被授予礼部尚书之职,随后更进一步,拜东阁大学士,与陈演一同成为内阁成员,这意味着他已跻身帝国决策的核心层。不久,谢升的官衔不断攀升,加封少保,改任吏部尚书,进位武英殿大学士,最终升至少傅、建极殿大学士,成为朝中极具影响力的阁臣。
崇祯十四年(1641年),面对松山、锦州前线的危急局势,明朝军队陷入困境,无力实施有效救援。此时,谢升私下对阁僚表达了对议和的支持态度,这源于他对战局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利益的考量。在兵部尚书傅宗龙谈及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倾向于对清议和时,谢升认为议和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他建议采用“用间”策略,以引导崇祯帝同意与清朝进行议和谈判。崇祯帝最终接受了这一提议,委任陈新甲主持议和事宜。
然而,谢升的立场和言论最终给他带来了麻烦。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在与新任科道官讨论兵饷问题时,谢升不慎批评了崇祯帝过于自负,过于依赖个人判断,导致国家陷入危机。他还透露了崇祯帝在奉先殿祈签后决定议和的内情,这被认为是泄露了宫廷机密。科道官们听闻此言,立即上报,弹劾谢升“归罪天子”,“诽谤君父”,“泄禁中语”,“大不敬”。
崇祯帝对此极为愤怒,下令对谢升进行议处。同时,言官米寿图在弹劾兵部郎中张若麒时,也将矛头指向了谢升,指控他是张若麒背后的庇护者。面对众多弹劾,崇祯帝原本意图严惩谢升,但鉴于朝中大量官员附和弹劾,且崇祯帝用人往往呈现出“弹章愈多,位愈固”的反比现象,最终决定从轻落,仅将谢升削籍为民,保留了他的一线生机。
四、降清去世
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明王朝的最后岁月,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大明的统治土崩瓦解。在这一混乱局面中,谢升展现出了一种复杂的行为模式。当李自成的部队派遣吴征文、阎杰镇守德州时,谢升竟然动了一场反抗,将他们杀害,并扶植被囚禁在德州的庆王后裔、香河知县朱帅??为济王,试图在乱世中寻求一种新的政治定位。
然而,不久之后,清军入关,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滚动。谢升与同籍御史赵继鼎、卢世?等人,在同年六月向清廷递上了降表,表明了归顺之意。在表文中,谢升不仅详述了自己的起兵经历,还恳请清廷能够“兴灭继绝”,延续明室的祭祀。清廷对谢升的态度表示了宽容,采纳了王鳌永的建议,恢复了谢升的原有官职,显示了其对前明官员的招抚政策。
谢升于八月二十七日抵达北京,随即被纳入清廷的内三院,与冯铨、洪承畴等共同处理政务,成为清廷统治机构中的一员。尽管谢升曾以年迈为由请求退休,但清廷出于对他的重视,予以挽留。在清廷,谢升的影响力仍然显着,他参与了伪太子案的审理,判定所谓的前明太子实为冒名顶替之人。
顺治二年(1645年),谢升的生命走到了终点。正月十七日,他因病告假,清廷派遣太医为其诊治。两天后,谢升病逝。清廷对谢升的逝世表示了哀悼,追赠他为太傅,赐予“清义”的谥号,对其家属给予了优厚的抚恤,包括给予其子中书舍人的官职,以及丰厚的丧葬补助。然而,历史的评价并不总是如此宽容,乾隆年间,谢升的名字被收入《2臣传》,这标志着后世对其在明末清初行为的争议与批判。
结语
谢升的一生,既是个人才华与机遇的展现,也是时代洪流下个人抉择的反映。他的经历提醒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个体的选择都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而历史的评价往往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