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时期
郑克塽出生于东宁承天府,是郑经的次子,母亲是后宫夫人黄氏。他的嫡母唐氏,即郑经的正妻,已经在郑克塽出生前四年去世。郑克塽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郑克臧。
在郑克塽五岁时,清廷内部生了重大的变故。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及靖南王耿精忠相继起兵反清。其中,耿精忠派遣使者前往台湾,请求郑经出兵援助其在福建的战事。郑经遂决定出兵西征,为了确保台湾内部稳定,他立郑克臧为延平王世子,并赋予监国权力,管理台湾政务。同时,郑经还安排了两门婚事:陈永华的女儿许配给郑克臧,而冯锡范的女儿则许配给郑克塽。
陈永华作为东宁总督,负责留守台湾,管理岛上的军政事务,深受百姓尊敬。然而,随着郑军在内地的失利,返回台湾后,冯锡范对陈永华的地位和影响力感到嫉妒,开始密谋夺取陈永华的兵权。冯锡范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段,对陈永华进行了一番巧妙的诱导。他对陈永华表示,自己在西征中未能立功,认为继续担任高位不合时宜,打算辞职归隐。这一举动让陈永华深受触动,也萌生了退隐之意。
在冯锡范的进一步劝说下,陈永华向郑经提交了辞呈,请求辞去所有职务。郑经最初并不愿意批准,但在冯锡范的坚持下,最终同意了陈永华的请求。陈永华所统领的勇卫军,台湾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被转交给郑经麾下的另一员大将刘国轩指挥。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冯锡范表面上支持陈永华辞职,但他本人并没有辞去侍卫一职。
陈永华的离职导致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大大削弱,不久之后便抑郁而终。陈永华的去世对郑克臧的势力造成了重大打击,也为日后郑克塽继承王位埋下了伏笔。
二、夺得王位
郑克塽的父亲郑经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二十八日去世,留下了关于继承权的激烈争斗。当时,世子是郑克塽的长兄郑克臧,他是陈永华的女婿,已经成年,担任监国多年,评价颇佳。然而,冯锡范却意图让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成为新的统治者。冯锡范凭借与刘国轩之间的特殊关系,说服刘国轩支持郑克塽,而刘国轩也曾拜冯锡范的父亲冯澄世为义父,这使得刘国轩违背了原本应该效忠于郑克臧的承诺。
冯锡范开始策划推翻郑克臧,他与郑氏宗亲郑聪一同向太妃董酉姑进谗言,声称郑克臧并非郑经真正的儿子,而是李氏之子。这些言论加上冯锡范的精心布局,最终导致了一场政变。冯锡范与郑经的其他儿子们以郑克臧非嫡出之子为由,将其缢杀。于是,郑克塽得以承袭延平王的爵位,并被拥立为新的统治者。
郑克塽即位后,先对宗室成员和政变功臣进行了晋封,分别赐予不同的爵位。他还追赠了自己的祖父郑成功夫妇以及父亲郑经夫妇谥号。政变后,冯锡范因拥立有功而被封为忠诚伯,继续管理侍卫,兼任参赞军机。郑聪被封为辅政公,但由于其才能平庸,决策能力不足,实际上听命于冯锡范。郑明、郑智则被任命为左右武骧将军。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郑克塽还布了一份声明,宣称郑克臧并非郑氏血脉,因此无法继承大位。这一行为导致了民心和军心的丧失,加剧了内部的不稳定局势。
此时,清朝方面也注意到了郑氏政权的变化。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向康熙帝上奏称,郑克塽年幼,无法有效控制属下,而郑军士气低落,民心不稳,是攻打台湾的大好时机。康熙帝对此表示赞同,并着手准备征讨台湾。
事实上,郑克塽统治下的台湾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军事挑战。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歉收,物价飞涨,财政状况恶化。为了应对清军可能的进攻,郑氏政权不得不加强对台湾民众的压榨和勒索,这进一步激化了岛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郑军在大陆沿海地区的作战中遭受重创,许多士兵逃亡或投降清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台湾和澎湖的郑军虽然仍有五万余人和约两百艘战船,但战斗力已大不如前,难以抵御清军的强大攻势。
三、兵败降清
在郑克塽继位后不久,清朝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一月请求获得专征权,以图攻取台湾。然而,当时的福建总督姚启圣仍然倾向于采取招抚策略,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方面尝试与清政府协商,希望能够参照琉球、朝鲜的例子,只称臣纳贡而不剃、不接受清朝直接统治。这一请求遭到了清朝的拒绝,双方的谈判破裂,最终导致了军事冲突。
同年,清郑双方在澎湖海域展开了激烈的海战。在施琅的率领下,清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击败了刘国轩和董腾等人领导的郑军,并占领了澎湖地区。战败后的刘国轩带领残部逃回台湾本土。
面对这场军事挫败,台湾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部分人主张继续抵抗,被称为“再战派”,其中包括中书舍人郑得潇、建威镇黄良骥、水师镇萧武、中提督中镇洪拱柱等人。他们建议征伐吕宋,以保持明朝遗族的地位。另一方面,以刘国轩为代表的“主和派”则主张投降清朝,以避免进一步的流血冲突。
原本倾向于再战的冯锡范,在刘国轩的影响下转向了主和立场。由于郑克塽年幼且缺乏实权,最终选择了投降清朝的道路。七月初五,冯锡范命令郑德潇起草降表。七月十五日,冯锡范将郑克塽交给了施琅,并提出了“三不伤”的请求,即清军入岛后不得伤害郑氏家族任何一人、不得伤害官员将士以及台湾百姓。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进入台湾接受了郑克塽的投降。这一事件标志着明郑王朝的终结,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施琅进入台湾后,遵循了冯锡范提出的“三不伤”原则,尽量减少了对台湾民众的影响,从而平稳完成了对台湾的接收。
四、京师生活
郑克塽投降清朝后,全家被送往北京,归属汉军正红旗,并被封为海澄公。台湾平定之后,清廷议政王等官员召开会议,决定将郑氏后裔及其官员分散安置在直隶、河南、山东等省份。然而考虑到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人的特殊身份,认为不宜将他们安置在外省,因此决定将他们的近亲家属也一同带到京城,并编入旗下。
施琅了解到这一计划后,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困难,向朝廷上了一篇《移动不如安静疏》的奏折,主张就地安置,而非迁移。施琅指出,如果进行大规模的迁移,对于有家庭的人而言,将面临长途跋涉的艰难和疲惫;对于没有家庭的人,则有可能引逃匿问题,进而造成安全隐患。此外,迁移过程中还会给沿途百姓带来负担,如需要提供人夫搬运物资、供应食物等,以及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解决住房、耕作工具等问题,这些都将带来额外的经济和社会压力。
施琅的意见得到了康熙帝的认可,于是康熙帝下令改变原先的决定,仅将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以及明朝皇室后裔朱恒等人送往北京,其余投降的郑军官兵则回原籍,允许他们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受职、入伍或归农。
在京城,郑克塽一家被安排住在朝阳门外的一条胡同里,这个地方曾经是清廷软禁其曾祖父郑芝龙的地方。为了防止前明朝和郑氏政权的余党制造事端,清廷对郑克塽的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尽管郑克塽被封为海澄公,但实际上他并无实职,生活来源有限,加上家中人口众多,仅靠一个佐领的俸禄难以维系。
到了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内务府编立佐领,由郑克塽的弟弟郑克壆管理,隶属于正黄旗汉军。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郑氏一族又被拨入正红旗汉军。清廷对待郑克塽的态度既不算苛刻也不算优厚,虽然给予了公爵称号,但实际上并未赋予任何实权或职位。
郑克塽多次请求归还在福建和广东被侵占的祖产,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但这些请求并未得到满足。相反,各地的祖产都被地方官员占用,不仅没有归还,还诱骗郑氏家人前往当地,拖延多年,导致两人死亡。最终,郑克塽在这样的境遇中去世。
五、家族后裔
郑克塽去世后,其家族的境况更加艰难。在他临终之际,曾上奏朝廷称家中贫困,难以维持生计,请求增加一个佐领。朝廷应允了他的请求,并将新增的佐领交由郑克塽的第七弟郑克塙以及儿子郑安德管理。不过,这两个佐领后来又被合并为一个。
在郑克塽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郑安福、郑安禄、郑安康仍然被软禁在北京。由于朝廷的俸禄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郑克塽的母亲黄氏再次向清廷请求归还在福建和广东被侵占的祖产,以改善家族的生活状况。尽管朝廷下令调查此事,但最终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氏家族在北京的处境日益艰难。一些宫廷中的小人不断挑起事端,对郑克塽的后代进行迫害。例如,郑克塽的儿子郑安福被革职,弟弟郑克塙被降级,有的被流放到边疆,有的被贬为奴仆,甚至遭到杀害。至雍正六年(1728年),郑氏家族仅剩下半个佐领,生活愈拮据。
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内务府拨出壮丁补充了一个佐领,由郑克塽的儿子郑安康负责管理。翌年,即雍正十年(1732年),这个佐领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编立的刘国轩佐领合并。
随着家族财产的耗尽和朝廷待遇的恶化,郑克塽的后代子孙逐渐衰落。他们失去了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郑氏这一支系的成员不再拥有显赫的身份,他们或被迫迁徙,或融入普通百姓之中,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不见。
结语
郑克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复杂矛盾。他既是郑氏家族的继承者也是台湾历史的推动者;他既经历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也见证了台湾从动荡走向稳定的展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他或许只是一颗短暂的星辰但他所留下的光芒与影响却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