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意见不和?他们为什么意见不和?!”郑渊一脸问号。&1t;br这两个人不是多年好友?&1t;br怎么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吵起来。&1t;br“因为那卷子上的题目深得王慈之意,却让邓方觉得不切实际,一人给高一人给低,吵了几个时辰都争执不下……”林公公无奈道。&1t;br二人争吵的这种小事一般是无需惊动天子,但是有关于科举,该提的还是要提一下。&1t;br“随他们去,只要不延误明日的殿试就行!”郑渊摆了摆手并不在意。&1t;br“是!”&1t;br林公公走了出去,开始传话。&1t;br郑渊也放下手中的活,活动了下疲惫的筋骨,转身回寝宫歇息。&1t;br一夜无话。&1t;br次日一早,文武百官早早的就在太和殿外等候上朝。&1t;br这一次,百官皆是面容严肃,没有像往常那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1t;br原由就是他们的身边,多了一群面容青涩的白衣儒生。&1t;br这些儒生穿着一丝不苟,静若寒蝉,面上都带着第一次与众多高不可攀的官员,一同上朝的紧张和兴奋感。&1t;br现在,是他们此生最为荣耀光辉的时刻。&1t;br至于日后能否在面前的金殿上留有一席之地,那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1t;br咚!&1t;br一声钟响。&1t;br随着林公公的一声上朝的高喊。&1t;br文武百官在三位柱国大臣的带领下,往太和殿走去。&1t;br而众多学子自然是懂得礼仪,在百官尽皆走完后,才姗姗跟去。&1t;br所以当他们进入太和殿的时候,文武百官已经在两边站齐。&1t;br也不知是兴奋还是激动,看着庄严恢弘的大殿,有不少年轻学子的脸颊溢出汗水。&1t;br可随后一道瘦高的身影缓缓走入,坐在了那张金椅上。&1t;br“参见陛下!”&1t;br百官行礼,而那些一同进来的学子,也纷纷行着君臣之礼。&1t;br当踏入太和殿的那一刻,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是天华的臣子!&1t;br“平身!”&1t;br天子那威严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内。&1t;br“谢陛下!”&1t;br众臣起身后一言不的站立两旁。&1t;br“诸位,今日这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是陪衬,而你们……才是主角,还请莫要紧张,快快落座!”郑渊笑道。&1t;br凡是殿试的最后一场,凡是有资格上殿的官员都必须在场,给这些年轻人做个榜样。&1t;br这是天华千百年来的规矩,哪怕是杨昭、闻太师这类人,也都是这么过来的。&1t;br“多谢陛下!”&1t;br那些白衣考生也逐渐不再拘谨,缓缓起身往身下的垫子坐去。&1t;br同时用好奇外加崇敬的目光,望着上方高坐龙椅的天华少帝。&1t;br“陛下……为何会这般眼熟!”&1t;br众多白衣学子中,一位面容俊朗的青年眼中闪过一丝疑问。&1t;br就像是经常碰面,关系极好的朋友。&1t;br可他就是想不起来此人是谁!&1t;br“错觉……应该是错觉!”&1t;br古玉堂脑中莫名闪过一道身影。&1t;br可由于这个想法太过荒唐,他只能暗中掐了下大腿,让自己别再胡思乱想。&1t;br然而,有这个想法的人不止他一个。&1t;br百官的中间位置,太学阁阁主鲁疾也在现场。&1t;br看着龙椅上的天子,一时间惊疑不定。&1t;br“八成是太久不上朝,老糊涂了!”&1t;br鲁疾这样想着。&1t;br他年逾九十,按照条例已经无需上朝听政,却又不想闲赋在家,所以一直在太学阁中待着。&1t;br而他上次见到少帝,也是在其刚刚登基的时候。&1t;br时过境迁,如今再见到天子,他难免有些恍惚……&1t;br“诸位,今日殿试不限时,所以你们有足够的时间作答!”&1t;br郑渊示意人将试卷下。&1t;br而殿里的三十位学子在一开始的紧张中缓了过来,开始拿起笔墨,在试卷上作答。&1t;br郑渊拿着茶水慢慢喝着,目光也一直放在那些学子的卷纸上。&1t;br而周围的文武百官也是这样。&1t;br毕竟这三十人里面有他们的子侄、学生、后辈……&1t;br少数没有背景的人走到这里也是潜力不凡,值得培养和结交。&1t;br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1t;br由于是决定命运的一场考试,所有人都全力以赴,没有半点懈怠。&1t;br即便是答完试卷,一些人也会仔细的打磨字句,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不留累赘。&1t;br太阳从高处缓缓下落。&1t;br几个时辰过去,太和殿始终安静,没有一人出言。&1t;br“陛下,草民写好了!”&1t;br一位年纪大约三十岁出头的男子,站起身,将自己的卷纸交了上去。&1t;br其实他也没把握自己的试卷能出成绩。&1t;br不过答卷已经改无可改,与其坐着浪费时间,倒不如第一个交卷,还能留个好印象。&1t;br“朕先看看!”&1t;br郑渊拿过考卷,放在手里端详。&1t;br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1t;br自己的文章被天子这般观摩,那人手心出汗,心中忐忑不安的情绪达到了极点。&1t;br“嗯,丞相你来看看怎么样。”&1t;br郑渊面无表情,没有评价好坏,只是将手中的试卷递给林公公,让他转交给御阶下的诸葛玄策。&1t;br“是!”&1t;br诸葛玄策自无不可。&1t;br他将试卷拿在手中一字一字看去,虽说同样没有情绪表露,但眼中的惊喜却是一闪而过。&1t;br“如何?”&1t;br郑渊笑着问道。&1t;br“上面的作答非常切合实际,字迹工整,语句有序,文章出类拔萃,算是一篇难得佳作!”诸葛玄策评价道。&1t;br“丞相谬赞,学生愧不敢当!”&1t;br那男子听后连连拱手。&1t;br而诸葛玄策只是微微点头,没有再说什么。&1t;br只是将手中试卷交于身后的六部官员,让他们一一阅览。&1t;br其余的学子见状,立刻也纷纷交卷。&1t;br不过郑渊没有都拿上来,只是随机挑上几张查看,其余的都分给百官传阅。&1t;br“陛下,这是您指定那人的!”&1t;br在郑渊看完一张后,林公就把古玉堂的试卷拿来,并小声在其耳旁说着。&1t;br郑渊面色如常的接过试卷,默默浏览上面的内容。&1t;br“嘶……没看出来还真有两把刷子啊!”&1t;br郑渊眼皮一跳,在心里默默评价。&1t;br单论古玉堂的这张卷子,只比一开始的那人略逊一筹。&1t;br若是没有其他人能一鸣惊人,写出不世文章,那古玉堂这篇绝对能在前三之列!&1t;br当郑渊在看自己的试卷时,古玉堂也一直在看着他。&1t;br虽然说有些无礼,但他却是不由自主的这么做。&1t;br“奇怪……真是奇怪……”&1t;br古玉堂心里不断打着嘀咕。&1t;br以前他不是没见过少帝出行,不过都只是远远的瞧上一眼,还都是背影。&1t;br现在正脸一看,居然会给他萌生出这般的怪异想法。&1t;br大殿里,剩余的考生陆续交卷。&1t;br直至一个时辰后,所有答卷都已交付上来。&1t;br在场的文臣围成一圈,将试卷拿在手上反复对比。&1t;br最后将自己的意见说给诸葛玄策听,而诸葛玄策自己在反复衡量之后,缓缓走上前来。&1t;br“陛下,臣与六位尚书看了众多答卷后,选了这三位答卷之人,作为本场科举的前三甲!”他缓缓说道。&1t;br殿试的大臣只负责评判前三者。&1t;br后续的排名交由吏部、礼部、太学阁的官员一同决定。&1t;br“哪三位?”郑渊问道。&1t;br诸葛玄策拿起试卷,查看上面的署名。&1t;br这一刻,别说是御阶下的诸多学子,就连郑渊都有些心潮澎湃。&1t;br“第一名状元,章元秀!”&1t;br当报出名字的那一刻。&1t;br一位二十出头,面容清俊的青年抬起头,眼中满是激动。&1t;br“第二名榜眼,杨毅!”&1t;br此人正是第一个交卷的壮年男子。&1t;br在诸葛玄策念出他的名字时,那原本沉着的面容,也立刻显出狂喜之色。&1t;br“第三名探花……古玉堂!”&1t;br下方的俊秀男子咬住嘴唇,青筋暴起的双手紧紧握住,高兴的无以复加。&1t;br三甲之名已出,诸葛玄策的声音在大殿回响。&1t;br刹那间,现场考生众生百态。&1t;br除了三人狂喜和激动,其余人皆是无比的失落。&1t;br而为了考试的公平性,诸葛玄策将三甲的考卷于另外的考生沦落查阅。&1t;br能坐在这里的人都是学识不凡之辈,自然能明显看出文章的好坏优劣。&1t;br当看了三甲的答卷,所有人都默不作声,只能留下技不如人的叹息。&1t;br至此,这一场科举尘埃落定。&1t;br不过其余学子也非寻常。&1t;br在经过短暂的低落后,便重新打起精神,振作了起来。&1t;br毕竟能进入三十之列,已是年轻一辈的翘楚!&1t;br日后好好为官做事,前途未必比不上他们三人!&1t;br“朕想问问,你们想入朝为官目的是什么?”&1t;br这时,郑渊的声音忽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