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只是笑一笑,没有在意。
旁边的小吏摇摇头,背着手离开,也没在意。
毕竟现在乱世余波未平,这里的百姓和小吏,说不
定都当过“民贼”。
只是天下重归和平,百姓不当贼也能活得下去了,他们才从“民贼”变回了“百姓”。
“王夫子,你怎么在这”一位武将打扮的人找来,“殿下召见你,我找了你好久。”
灾民们吓了一跳。我们中混入了一个大官
刚才满口反言的儒士起身理了理衣袖衣摆,抬手将发冠扶正,跟随武将离开。
待他离开后,灾民们才再次窃窃私语,尤其是寒门庶士讨论最为激烈,连小吏都参与进来。
“刚才那人是谁啊”
“是我们村的夫子。不对,也不算我们村的人,他说他四海为家,到处收学生。”
“四处开院这不就是汉末的大儒吗他叫什么名字”
“听说叫王云,字守义。”
“难道是太原王氏的大儒”
“不是,听闻是南边的。”
“那就是琅琊王氏是琅琊王啊”
居然亲眼见到了一位世家大儒,好像是史中的人从泛黄的页中走了出来,士子们激动不已。
农人们挠挠头,好像也有点激动。
那可是话本中的人物呢是能举起城门的大儒
“王夫子,我都提前通知你了,你居然还让我好等。”坐在树下的李玄霸收起本,开玩笑道,“不愧是世家大儒,这腔调你真是拿捏准了。”
王云苦笑“晋王殿下,难道不是因为你提前到了一日,我才没有在住所等你吗”
李玄霸眨了眨眼“是这样吗”
一位布裙荆钗,笑容温婉的女子粗声粗气道“殿下,你怎么还和以前一样,老欺负我男人。”
李玄霸将卷插入腰间,笑道“我可不敢欺负琅琊王氏的大儒,天下士人都会唾弃我。许久不见,真是认不出你了。”
王云作揖,浅笑不语。
王云,字守义,自北魏起就已经居住在京兆郡的琅琊王氏子弟,知世郎王薄的新身份。
王云的再塑造,李玄霸的老师们都有参与。
他们虽骂李玄霸是狂士,但参与此事的热情非常高。李玄霸坚信,老师们脑后都有反骨。
当然,高颎等人只是在好奇,只短短几年,能不能把一介铁匠贼帅培养成世人交口称赞的大儒
如果大儒真的能像李玄霸所计划的那样造势造出来,他们这群有大儒之名的人,心情会很复杂。
一边,他们很厌恶“大儒是造势造出来”这个说法;另一边,如果一个铁匠短短几年就能成为大儒,那儒家先贤教化万民的理想就不是空谈,而是路途虽然艰险遥远,但能够达到的终点。
王云虽是铁匠,也识得字,读得几本,不然也成不了“知世郎”。他十分聪明,几乎过目不忘,理解能力也很强,只在西京待了一年,就被李玄霸那些真正的大儒老师“外放”去游学了。
现在李世民即将登基,登基之初就要广
召天下有名望的隐士入朝为官,王云就正在征召列表内。
正好路过王云隐居的地方,李玄霸便和故人小聚一番,聊聊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