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难道这天下所有的案子都该由本官来审不可”柳朝明道“四十七桩屯田案既已立案,朝堂之中,自该有人接手。你之所言不错,变革不可一蹴而就,但连年战事,国库空虚,屯田范围一扩再扩,若不在新政施行之初根除隐患,日后必定沉疴深重。”
“症结出在锦衣卫不是陛下所派,而是大人派的”苏晋道。
她着柳朝明,语气渐沉渐缓“其实我知道大人为何不向陛下请命就直接动了亲军,因为您是故意的。”
“当初大随立朝,锦衣卫虽是亲军,更像特使,非但有审案之权,更设下诏狱,凌驾百官之上,相祸累累白骨,一半死在镇抚司。”
“三年前,朱昱深登极,最大的助力除了您与舒毓几名臣子,就是锦衣卫与宦官两个机构。”
“古来新帝登基,必要立威,朱昱深这个皇位本就来得莫名,势必要用锦衣卫与宦官做他耳目,铲除朝野异声,正如当年晋安陛下登基后,将金吾卫的地位一提再提,甚至无视军制,暂辖都督府的道理一般,这是帝王的惯性。”
“但,您怕这样下去,锦衣卫与宦官在朝野的地位越来越重,事态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您利用屯田制,寻了个契机,让锦衣卫还听令于你的时候,派他们私查屯田案,立功的同时犯下不听天子号令的重罪。”
“而锦衣卫这一动,也引舒闻岚露出马脚,他太想让朱昱深重用宦官,自以为抓住了您的把柄,不断在屯田案中作梗,谁知反噬其身。”
“您一方面不愿舒闻岚得偿如愿,立宦官为臣,另一方面,亦不愿到昔锦衣卫凌杀百官之景重现。”
“所以,锦衣卫与舒闻岚两败俱伤,这个结果,才是大人最想要的是吗”
苏晋道“如今锦衣卫与舒闻岚的把柄已明明白白地摆在文武百官眼前,朱昱深日后就是想用他们,也要碍于此事作罢。大人是不是早在事态伊始就算到今日了,是不是将自己的仕途与性命也赌在其中”
“大人那日与时雨说您不会有事,其实不是不会有事,是您早已将后果淡。”
“只是您没想到,到末
了,朱昱深竟会保您的首辅之位,反是褫了您的御史袍。”
“您如今心中是不是百味杂陈最对不起的,恐怕就是老御史了吧”
柳朝明道“本官是否对得起老御史与你有何干系”
他目中卷起一团飓风,似将深雾吹散,原本隐藏于深底的揶揄,伤惘与不忿全都浮了上来“当年老御史一心求正,一心求治,到头来换来的是什么深陷诏狱,双腿坏死,郁郁而终,一生未得其志。而江山沉疴,在朱景元治下,可有过半点缓解”
“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事,而今天下大局正处破旧立新的关键,要迁都,要改制,必有人乘虚而入,而今朝中已有宦官入六部当值,若拘泥于法则,是要等天下清明后,再埋下一枚隐患吗宦之一字今世可治,因在位之主尚英明,岂知后世不会酿成大祸”
“大人手段铁腕时雨佩服,但大人行事,一定要这么破釜沉舟吗”苏晋道,“大人此次所为,全然未给自己留后路。”
柳朝明道“我本就没有后路。早在景元朝,我已动了锦衣卫,朱昱深亦或旁的人要拿此事问我的罪,我亦无从辩驳,既如此,何不做绝做狠,我若不破釜沉舟,岂非给舒闻岚留了可乘之机而今这样,我,舒闻岚,锦衣卫,虽是三败俱伤,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
“三败俱伤那是仅就内政而言”苏晋道,“可朝野呢,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