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
燕地,蓟城。
朱高熙是留守之人,他会他的父王打理了燕地这个老巢,免了父王的后顾之忧。
当然,对于前线的消息,朱高熙是关注的。
毕竟,燕藩大军的南下,胜利与否?关系了整个利益链上所有人的生与死啊。朱高熙更在意了,他的儿子瞻元,他的父王,他的二叔,这些亲人的安危啊。
当然,也免不了担心一下二舅子,毕竟,妻子福娘也是挂念了二舅子的安危。
当天。
一封急件从南边而来。
朱高熙得了确切的消息,当天回家用饭时,自然是禀明了母妃关于前线的一场大胜。
燕王当场就是落泪了。
瞧着母妃这般样,不光是朱高熙、朱高孜兄弟劝了话。福娘、解蕴娘、齐惜春三个儿媳妇也是劝了话。
燕王却是拿了帕子,擦了眼泪后,说道:“我是喜极而泣。”
夫君和次子、嫡长孙,三个最亲近的人南下征战,燕王妃的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这一场豪赌,燕王妃能不在意吗?
肯定在意的。
莫说燕王妃,福娘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晚,福娘与夫君谈了心。
彼时,是在寝屋之中。
烛光亮着,夫妻二人都是换了衣裳,已经准备歇下了。却是没灭了烛光,而是在榻上躺下了后,谈了些心底话。
“夫君,你说说,若是父王真赢了。那时候,咱们也会搬去了京城吗?”
福娘问了此话道。
“应该不会。”
朱高熙简单的回道。
“哦,为何?”福娘侧身,望着夫君的侧脸,是好奇的问道。
朱高熙没隐瞒,而是说了一个事实,他道:“当年在京城时,咱们不也是受了一回的污蔑吗?差一点,都要遭罪了。”
朱高熙说的何事?
福娘自然记起了往事。
那一回,在燕王府里,找出来的那些军械啊。福娘也觉得,那一回,真是一言难尽啊。
“是因为父王在南边的京城没什么根基吗?”福娘回了她的答案,道:“因为如此,不如掀了桌子,然后,自己制定了合乎自己利益的规则。”
第165章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朱高熙肯定了妻子的答案,他说道:“当初在蓟城时,道衍大师就跟父王提过,说蓟城合乎父王的气运。蓟城之于父王,是腾飞之地,是帝王之基。”
福娘心头是一阵的想啧啧两声,福娘得暗想,这位道衍大师是多想给宣惠帝的统治找麻烦啊?
“道衍大师的话,在当时讲来,应该过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