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姨娘觉得,想必如今怀了孩子的月姨娘、梅姨娘应该也不后悔的吧?
“白姐姐说笑了。”
柳姨娘微垂了眼帘,面上是苦涩一笑。
柳姨娘是元晸堂里,所有姨娘中最老实的。至少,在燕王妃和晸二爷的心目中如此。嗯,在二夫人张谨儿的心头,柳姨娘也够老实的。
至少,这些姨娘里,就这位没小动作。
说起元晸堂来,晸二爷这位男主人嘛,对于这些个妾啊,姨娘的,目前也是没了兴趣。因为,他更在意了,他被他爹燕王安排进了藩王的亲军之中打熬。
军权啊……
哪怕是藩王的亲军的军权,这也是迈向了战场的第一步。
对于战争,对于打仗这回事儿,朱高晸是有兴趣的。
子类父,这最相像的,自然是从兴趣爱好开始。燕王乐意北上打胡人,朱高晸这个最像爹的儿子,自然是同样是把胡人诛尽的心思。
军权、战功,那都是朱高晸目前最大的乐趣所在。
当然,这背后嘛,张镇江这位岳父大人,也是出了一把子力气的。
张镇江,白莲教外门的目前头面人物。
当然,也是接收了他那位好长辈,张太上长老的遗产。在官面上,张氏一族有人脉和底子。在背地里,张氏一族同样是有人脉的。
张镇江这位岳父大人给朱高晸的支持,可谓是全方位,很给力的。
相比较起来,福娘的娘家,张启一家子人嘛,给朱高熙这位世子女婿的帮衬,就是要相行见绌了。
宣惠元年,微有波澜的过去了。
迎来了宣惠二年。
春。
一场倒春寒。
去年的冬,北方的草雪又是一场白灾。
这一年春,大周朝的边境上,胡人犯境之事,便是免不了。
第131章
果不然,一切皆在燕王府谋士们的预料之中。
燕王自然是领着次子朱高晸去进行打仗的常规战事。至于长子朱高熙,这位世子留在蓟城当了镇守的吉祥物,总管后勤。
春,二月。
福娘朝食后,没急着回元熙堂,而是留在了王府正院里,陪着婆母燕王妃聊天。二人谈谈事儿,当然,不外乎些府务一类的。
这时候,瞻亨、瞻利兄弟就是在旁边逗趣儿。
瞻利是窝在了亲娘的身边,那是时不时的偷偷拿一块点心塞嘴里。至于瞻亨则不同,这位小盆友是时不时拿一块点心塞了燕王妃的嘴里。
对于二孙儿的孝心,燕王妃是开心的受用了。
婆媳正是聊到了京城的八卦时,就是说到了皇贵妃娘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