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跟二弟不对付。我能如何做?自然做一个好兄长,好大哥。”朱高熙的态度够明确了。执行他一惯的作风,就是一个谦让的好兄长。
“为难你了。”
这四字,福娘够真心的。
如果下面全是两个熊孩子弟弟,还是一心想窃走了属于你的东西。这当兄长的是骂不得,打不得,还要一心一意的关爱有佳。
这大哥当到这份上,兄长这名头只能说,不好当啊。
“没事儿,我习惯了。”
朱高熙说这话时,心头有些淡淡的酸涩感。
他能如何?
他从小不在父皇、母后的身边长大。
父皇、母后平日里就算讲话时,说是兄弟之间一视同仁的。实际上,他们要求的标准是不同的。
当兄长的,就得让了弟弟。
当兄长的,就得关爱了弟弟。
当兄长的,就得有博大的胸怀。
当兄长的……
总之,朱高熙哪怕受了委屈,他也不能讲。因为,讲了的话,表现出来的话,他这个兄长在父皇、母后眼中,就是不合格的。
若是弟弟惹了麻烦,他得去帮忙解决了后续的麻烦。
若是弟弟相互之间起矛盾,他得去调争了矛盾,哪怕是两个弟弟一起对他不满意了,觉得他这个兄长就是碍眼了,他还得表现出来,他兄长的风度,就是让谦让、谦让、谦让。
从小到大皆如此,朱高熙只能说“习惯了”。
第185章
永和元年,十月下旬。
天凉了。
燕京城外,天禧观。
这一日,朱瞻元难得的出了皇宫,来到这个道观游玩。当然,他能来,自然是有陪同的人。与他一起的人,就是他的师傅道衍和尚。
和尚进了道观,也是一件趣事儿。至少,朱瞻元觉得蛮有趣的。
“皇孙来此,是寻人?”
道衍和尚见着朱瞻元信手游览之时,似乎还是在打赏了遇上的人。便是寻口一问。哪知朱瞻元是肯定的回道:“确实是寻人而来。”
道衍和尚笑了,他问道:“不知道是何等高人,得由皇孙亲自来寻找?”
朱瞻元想一想后,说道:“与师傅一样,一个求仙问道的方外之人。不过,他与师傅有些不同,他拜的道教门庭。而且,我瞧着,还有些骗子的举止。比不得师傅这等高人,是真本事于一身。”
朱瞻元的话,说得道衍和尚心气儿舒爽不少。
哪怕是世人眼中的方外高人,这还是有心气劲头的。道衍和尚的修身养性功夫不错,不过,这个徒弟面前,道衍和尚还是不想漏怯的。
因为,道衍和尚很清楚。
他这位教导过的学生,出身于皇家,那是皇家的思维。
于皇家人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人才,而且,是他们能利用的人才。为我所用者,方是值得尊敬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