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熙的态度就是朱高晸愿意去,当然好。朱高孜愿意去,更好了。
两个弟弟一心想立功劳。
可问题是他父皇怎么想?
朱高熙想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个兄长的态度。他这个兄长啊,一定是支持了弟弟意愿的。
“是吗?”
永和帝淡淡的说了两字。
“南方夏秋两季,皆是雨季绵绵。唯有春冬两季,才合适大军征战。这大军南下,非是一时之功。此事,还是再议吧。”
永和帝最终,和了稀泥。
显然,永和帝对于南边的小藩国在边境招惹来的麻烦,还是暂时准备按下不提的。
至于心头的火,永和帝还是要出一出的。
不过,不是现在。
帝王一怒,兴兵伐之,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永和帝自己也是战上场挣得了许多功劳的帝王。对于草原,永和帝和他的军队是熟悉的。可南边?
南边就未必了。
大周朝,天下十三州。
南北的风土人情是不同的。南北的气候更是不同的。
大军打仗又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成的事情。没把握前,永和帝自然不会轻易的开了战端。就是要打,也得让手下的拱卫司出动,把情况摸清楚了再谈。
大军不动,情报先行。
永和四年。
春。
三月三,风光秀美时。
永和帝这一天没在燕京城的皇宫中。
这一位帝王去了城外的灵谷寺。
寺里的道衍和尚接风了帝王的到来。永和帝在灵谷寺中,给佛主上了香。然后,就是由得道衍和尚陪着用了斋饭。
饭后。
饮茶之时。
禅室之内。这宾主二人静座着。
檀香袅袅。
“事情查得如何了?”
永和帝慢慢的问了话道。这时候,永和帝的语气是平静的。平静的他自己都以为,其实,也许他想知道的答案,他早就知道了。
他只是在求证了,自己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