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君没醒来,福娘心头总不踏实着。
时间总是慢慢的过去,不以人的意志为中心。朱高熙这个遇刺的太子,是晕厥了好几天。这几天里,他就是偶尔醒来,也是意识迷糊的样子。
一直到入了冬。
毓庆宫的气氛才稍稍好了些。
太子朱高熙的遇刺后,所中的毒被慢慢拔了干净。当然,一些残余是免不了的。这后续的事情,只能慢慢调养了。
至于朝堂上,那拱卫司的指挥使已经换了两拔人。
可以说,整个朝堂上的重臣皆是知道着。永和帝这位帝王的心情差,若无大事,莫去打扰。不然的话,太容易被扫了台风尾。
南征之地。
若说燕京城入冬后,天气凉了,已经下了第一场雪。
那么,南边还是温暖如春。
这里的天气,还是暖和着。而且,安南之地的雨季结束了。冬季攻势,正式开始。
朱瞻元在知道了亲爹遇刺的消息后,又是跟安南北边的当地势勾结到了一起。所以,他得到了一些更确切的消息。
他遇刺,他亲爹遇刺,可谓是两拔人,一个同伙。
这后面的有着关联的。对于这等事情,朱瞻元直接汇报到了永和帝的御案上。朱瞻元的目的很明确。
一是想坚定了皇祖父灭了安南小邦的决心。同时,也给反对派找不到借口。毕竟,储君遇刺这等事情,谁沾上都是给家族惹事了麻烦。
那些朝堂上的官员们,个个聪明着。这时候,这南征之战怕是没有敢私议与非论了。不然的话,一旦跟储君遇刺的事情牵连上了,整个家族都得遭殃。
二是朱瞻元想借助了拱卫司的力量。
对于安南王室,朱瞻元准备剪草除根,不留后患。
至于安南本地的势力,若能利用的,若是有心投靠的,还是可以筛选一下的。
至于那顽固份子,朱瞻元已经为他们判决了死刑。那些人,死得越干净,朱瞻元这位皇太孙殿下表示越安心。
军帐之内。
朱瞻元留了诸算子谈话。
“道长,可是跟安南当地的那些势力,议好了价码?”
朱瞻元这一问。
诸算子明白着,这位皇太孙殿下的意思。
对于安南北边的当地势力而言,投靠与出卖前主子是一回事情。这叫投名状,若不拿了投名状,新主子大周朝的贵人们哪会信任啊。
当然,就是要卖了,也要卖一个好价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