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可以有商人,但商人不能太多,也不能大商人出现,一旦商人做大,会动摇国本。
更不利于取仕。
房玄龄低声说着心中的想法,古往今来有田地能够耕种的农户都比商人要高尚。
而农户也能够入仕。
房玄龄又道:“颜师古与秘书监之事珠玉在前,还望陛下三思。”
这一次洛阳的骗局本质上是一场对世家的劫掠。
也因为这件事,李世民越发觉得商人作大得可怕。
魏征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症结依旧在世家,许多商贾都依附于权贵门第,这不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颔首道:“关中最大的商人便是骊山了吧。”
没有直面回答魏征的问题,因为魏征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刚硬的。
骊山确实很富裕,骊山的买卖也很大。
可朝中对骊山又有另外一种情感,骊山每年给朝中近万贯的赋税,去年就拿出赋税八千贯。
也是解决了朝中的燃眉之急。
难不成让骊山不做卖买了?
李世民一方面不会承认自己的女儿是个商人,而张阳又是位列六部尚书,更是中书省侍郎。
真要说谁是商人,只能说骊山的所有乡民全是商人。
至于这个女婿就当他是钻了大唐律法的空子。
这个空子与夫妻关系和属地乡民的行为有关。
张阳从头到尾是主张生产,至于买卖之间的关系,皆是各路商人在卖。
骊山在长安城没有任何一处商铺,也没有买进卖出的行为。
从一点上来看,张阳并不算是行商。
不过这让皇帝很头疼。
房相,郑公与陛下在甘露殿商议许久。
终于在当天下午,王公公带着陛下的口谕赶去骊山。
村子里,全村上下正忙着过除夕,而辽东那边送来一窝熊,这些熊不大,都只有两岁大小的模样。
看它们一个个营养不良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疼。
李丽质带着高阳与东阳,一起拿出了米粥来喂它们。
带这些熊而来的是红烧肉帮的兄弟,张阳亲自送走了他们,并且拿出一封书信,“还请两位兄弟将此信交给大安。”
();() 对方郑重接过信,留下一句保证的话语便又匆匆策马离开了。
老师一直牵挂着在辽东的大安,他们带来的大安的近况也该与老师说。
一共五头小棕熊,像是刚断奶不久。
小熊扭动着硕大的身躯走来,看了眼这些瘦弱的熊便又走开了。
它的眼神里带着些许的嫌弃,好像是这些奶熊会坏了它作为一方霸主的威风。
熊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它们就能长得很快。
东阳看着一头奶熊往自己爬,便惹得几个小丫头咯咯直笑。
张阳揣着手在一旁看着,而小熊它并不关心这些奶熊,它反而走入田地中。
有村民正在挥着锄头翻土。
这头熊抓着刨去田地上层的冻土,在挽回它作为一头熊的脸面。
棕熊耕地是个很别致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