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裴行俭与骊山里应外合又如何?
或者说当初父皇有欲擒故纵的想法?
马车的车帘随风而动,李承乾看到了裴行俭的身影。
骊山交上了赋税和生产许可,这些事都是裴行俭促成的。
李承乾又苦恼地闭上眼,张阳不会是个没有私心的人,父皇也不是个多么大度的皇帝。
到底是父皇在利用骊山,还是说骊山在借机利用父皇。
令人头疼的君臣关系,李承乾觉得将来孤继位了,绝不会就让君臣关系弄得现在这般含糊不清。
贞观十四年的一月中旬,今年的休沐结束了,朝中正式开朝了。
又有臣子说起了泰山封禅的事,刚说起这件事就因为徐孝德一份急报给众人的头上泼了一盆凉水。
去年秋,建州鼠害,又因今年霜冻,地方州府急需粮食供给。
今年雪灾之后,河北如预期担忧的那般,出现了水灾,上千顷田地眼看就要被泡废了。
这大唐也不是一帆风顺,各种灾害都在摧残着中原大地还显孱弱的农业经济。
黄河漫溢,州府被淹,河阳遭难,黄河的治理迫在眉睫,一个个难题如一块块巨石,砸向了这个天可汗的心头。
李世民觉得心口被砸得闷得慌。
随着旨意一道道发出,朝中不断派出官吏治理地方。
骊山在李玥的主持下,拿出了五万石粮食驰援各州府灾区。
那位骊山县侯立志要建设关中,可是这个世上只有一个骊山县侯。
关中近年来风调雨顺,除了去年秋季的时候陇右出现了霜灾,陇右也会时不时来挠一下天可汗的神经,令天可汗恼怒又想杀人。
李义府觉得陇右治理得这么差,应该杀几个陇右门阀的人。
贞观十四年的开年场面显得紧张,大唐的朝政机器开始运转,各个府衙内又忙成了一锅粥。
李丽质带着一群弟弟妹妹回宫来探望父皇与母后。
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一直在宫里会让父皇与母后烦恼,孩子一旦离家久了,又会百般地呵护。
这些孩子一到宫中,皇后安排了丰盛的饭食,每个孩子都得到了绫罗绸缎,以及各地进贡的奇珍。
东阳拿着一对鹿角。
清河捧着一串银珠子。
立政殿又热闹了起来,恢复了生机。
长孙皇后给李丽质整理着发髻,“怎么去了骊山越来越像男孩子了。”
李丽质温声解释道:“母后,在骊山没有这么多的束缚,女儿随心惯了。”
长孙皇后不住地点头,又道:“孩子们长大了,又好像没有长大。”
公主皇子们好不容易回宫,皇后应该高兴才是,一旁的宫女看着皇后还是不住地叹息。
“你父皇近来很忙,恐怕今日不能来看望你们,在宫里多留一些时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