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时被吓得往后退了半步,然后嬉皮笑脸道:“爹,我知道你担心我,但儿子这不是好好的,还立了好多战功!”
谢将军还没想好怎么办,便又吼道:“滚你犊子,给老子看书去!”
他对着副将吩咐道:“你这就去边境城池找知州把他们家儿子十几岁到二十岁看的书都搬过来!”
“还敢逃学!到了老子身边,老子看着你学!”
谢小将军手中提着的刀“咣”一声掉在了地上,人都傻了。
军师和副将也傻了。
后来,回到盛京的谢将军不死心,在将谢小将军的战功上报之后。
特地和楚深和求旨,不用给谢小将军论功行赏。
他自己的功劳赏赐也不要了。
他只求个恩典,求陛下能派朝中最厉害的翰林院的几个大学士、状元及第的修撰、国子监鼎鼎大名的那几位老师去给谢清时上课。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臣子这样奇葩的要求的楚深和是差点没反应过来的。
在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他简直哭笑不得。
然后,下了一个让谢将军“感激涕零”的恩旨:“朕虽亲政,但每日仍要上课,朕的老师皆是大宣学问最高、见识最广、见解最深之人,倒是符合谢将军想为清时聘请的老师条件。”
“不如便让清时进宫跟在朕身边,当个伴读,每日同朕一同上课吧?”
“闲暇之余,朕也能当一当清时的老师,顺便让大臣们教教清时以后该如何为官。”
谢将军战功赫赫,朝中不是没有人担心功高震主。
但大宣边境未平,强敌环伺,未来几年,谢将军势必还要上战场,势必还要立功。
楚深和自然相信谢将军忠君报国,但也担心到了后期封无可封。
深谙赏赐要落到“实处”、落到臣子的心巴上的楚深和自然知道。
对于谢将军来说,独子谢清时的学业、前途才是他最关心的。
谢家满门忠烈,谢清时也立下大功。
他也不是不可以给对方一个机会。
于是,他的恩赐暗示明显到:只要谢清时有点用,他定然能让对方如了谢将军的意,入朝为官。
是的,为文官,而不是武将。
果然,谢将军激动地语无伦次地谢完恩后,据说回家高兴地几夜没睡着觉。
大概是觉得,老谢家多少代了,终于出了一个文化人。
他们谢家世代大老粗们,即将要有一个文官了!
他无愧于父母的临终遗愿!
只是……
楚深和有些心虚,他辜负了谢将军“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
拐了谢小将军进宫之后,他自己倒是和对方学了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
然后,和谢小将军合起伙来瞒天过海。
一年后。
谢将军去了与周国接壤的边境驻守。
他转眼就将谢小将军派去了对付齐国,直接让对方领了副将的职位。
再后来,就是主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