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九天中文>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笔趣阁>第 230 章 眼见他高楼塌了

第 230 章 眼见他高楼塌了(第2页)

卢赤松一直想着高颎可能暗示着什么,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李玄霸脚步一顿,披在肩上的宽大绢衣轻轻一晃,然后他再次迈步。

“高老师一直很担心我的身体,我知道。”李玄霸道,“恐怕我要令高老师失望了。比起锻炼身体,我更乐意多睡一会儿。若高老师还在京中,恐怕会责备我太过惫懒。”

卢赤松道“高公以前责备过晋王殿下”

李玄霸道“责备过我哥。”

卢赤松微愣,继而差点笑出声来。

同为老者,卢赤松一下就猜到了高颎的心思。舍不得骂小的,就拎着当兄长的骂。

闲扯几句之后,李玄霸与卢赤松之间僵硬的气氛轻松了一些。两人也能打开话匣子,交谈真正关心的问题。

李玄霸问起范阳卢氏捐赠的藏,卢赤松坦白自己想要进入弘文馆的“交换条件”。

他们又讨论起现在房杜二人正商议的新的科举条例,卢赤松说范阳卢氏会鼎力支援。

李玄霸差点翻白眼。

是啊,比起其他山东士族虽然会参与科举,但对科举不屑一顾,中唐时陇西李氏和荥阳郑氏出身的宰相还想废除科举,范阳卢氏自始至终都热衷科举,还为自家没有出过主考官而计较过。

李玄霸道“你们其实不适合山东世家,重视人才高于重视血脉的江左世家才更适合你们。”

卢赤松沉默不语。

李玄霸了卢赤松一眼,没有再提这件事。

卢赤

松继续向李玄霸询问科举的事。李玄霸一边解答,一边在心里慢慢明白,范阳卢氏真正的用意。

后世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其实一开始就不存在。

山东五姓七望中,荥阳郑氏只能勉强说自己曾经是魏晋重臣之后,现在声望最高的清河、博陵崔氏虽在魏晋出仕,但真算不上高门世家。

至于陇西、赵郡李氏,都是南北朝时武将发家,攀附李广和李牧之后。别他们现在姿态摆得高,笑话李唐皇室攀附他们,他们族谱也被后世扒烂了。

其实陇西、赵郡李氏攀附的先祖是先秦武将,也能出他们与其他世家格格不入。

唯独范阳卢氏不同。

因卢植是汉末许多名将的老师,深受各个势力的尊重。曹操也十分敬仰卢植,卢植后人在魏国待遇极高。

晋朝建立后,晋武帝也对卢植后人关怀备至,还曾想将公主嫁给卢谌,可惜公主早夭,未能成婚。

所以范阳卢氏勉强算得上是“魏晋旧高门”。

但衣冠南渡时,范阳卢氏却在北方颠沛流离,转仕北朝十六国。嫡系卢谌先父兄皆亡,自己在六十七岁被杀,二子一人仕慕容,一人南下东晋。

仕慕容的范阳卢氏嫡系在国史案中差点被北魏灭门,仕东晋的范阳卢氏起兵失败差点被灭满门。

虽然总有范阳卢氏子弟冒出来继承家业,但真说不上是铁打的,倒像是因为生殖力过强所以打不死的小强。

江左世家中大部分是衣冠南渡的魏晋高门,范阳卢氏原本属于他们。但范阳卢氏先不一起南渡,有一支族人在混不下去后南渡后,又起兵反叛想自己当皇帝未遂。

所以范阳卢氏才没当成“江左世家”。

经历了这么多挫折,范阳卢氏凭借与崔氏等北方大族的姻亲关系连成了一张坚固的网,让北朝皇帝想要笼络汉族士人的时候,哪怕灭了他们的门,也要抓出躲藏的范阳卢氏族人再入朝堂,立标杆招揽汉族士人。山东五姓七望才发展到如此地步。

五姓七望中其他的世家可能还被家族的辉煌蒙蔽了双眼,范阳卢氏作为被灭族三次的魏晋旧门阀,已经出了世家在自己打下天下的李唐皇帝面前有多无力,不想重蹈覆辙,在寻找一条能让“世家”延续的新路。

或许这条路让范阳卢氏不再像以前那样清贵高傲,但秦汉哪个门阀敢在皇帝面前说声清贵高傲

皇权旁落,世家才会兴盛;皇朝鼎盛,世家子弟就与普通士子无异。

卢赤松曾与其他世家的官吏一同上重编氏族志,甚至自降身份说这是为了把李唐的姓氏排在最前面,消除北魏氏族志的影响。

李世民却笑着拒绝了群臣的“好意”。

“氏族志是北魏的事,那都是多少年以前了。前隋懒得编这个,朕也不信这个。如果百姓现在还相信北魏的氏族志,只说明朕还做得不够好,还没有让他们认可自己大唐人的身份。朕该更加勤政。”

不知

道其他人是否发现,但卢赤松惊出了一身冷汗。

书友推荐:低音调协议到期,前妻改嫁死对头月嫂的秘密生活岁岁今朝使坏破云峰峰丁淑仪我的绝品老师最佳丈母娘镜中色穿书之欲欲仙途钱晓晓张伟癫,都癫,癫点好啊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宋惜惜战北望反攻为攻青梅被五个总裁轮流补习的日子[穿书]当万人嫌开始忘记以后春日宜婚
书友收藏:重生空间:首长的军医媳妇长生天阙顾挽月苏景行荒古武神重生之药材大佬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好色小姨末世天灾,我用金屋囤货躺赢我的好儿媳(极品好儿媳)警花妈妈在校园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我的绝品老师周晨刘思颖穿书之欲欲仙途香艳小说大全(嫂嫂-继母-表姐-公媳)叩问仙道妻欲 公与媳大国军舰香艳村医武道长生:设定目标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