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
公元1630年秋天的一个平常的早晨,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早早来到太和殿,再过一会儿,早朝就要开始了。
为了开好每天的朝会,崇祯都要比大臣们来的早,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昨晚又是一夜没有合眼,他有些疲惫,坐在龙椅上有点犯迷糊。
一般情况下,年龄大的人才容易犯迷糊,难道崇祯皇帝年龄很大,已经到了犯迷糊的程度。
其实不然,这一年,他虚岁才二十岁,实际年龄只有十九岁。
虽然只有十九岁,但崇祯皇帝显得要比常人老成的多,成熟的多,也沧桑的多,头发已经灰白,眼角的鱼尾纹也很深,“皇帝老儿”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很是贴切。
这么年轻的人咋就长成这样呢?难道是某种喜欢做的事干的多了伤了身体?
其实不然,崇祯真不是那样的人,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说他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吃不香,睡不着,多病缠身,没有宴乐之事。
一个当皇帝都活成这样了,跟乞丐有啥区别?
说实在的,崇祯皇帝的日子过的真不如乞丐,至少乞丐没有他那么多的烦心事,至少人家能够睡的香。
唱得好,道尽了崇祯皇帝的辛酸苦辣。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此时的崇祯皇帝面临的实际困难比歌里面唱的还多。
多到什么程度呢?
多到了崇祯皇帝快要神经的程度。
每天清晨一起床崇祯皇帝就像和尚念经一样开始念叨“朕不想当亡国之君,朕要重振大明王朝”这句口头禅。
为了不当亡国之君,凡是大明帝国能想到的事情他都打算亲自办理,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也许会亲自提刀上阵杀敌,或者是外出平叛。
一般情况下,勤勉的皇帝都能够开创盛世华年,不分昼夜的崇祯皇帝能不能开创下一个太平盛世,崇祯之治呢?
实话告诉你门都没有。
经过几年的努力,海晏河清,载歌载舞的盛世没有到来;饿殍遍野,盗匪猖獗的乱世接踵而至。
“启禀圣上,陕西巡案马懋才有事奏报。”
陕西?
怎么又是陕西,能不能换个地方?
当上皇帝以来,陕西这两个字多频次出现在大明王朝的朝堂之上,都有些泛滥了。
听到陕西这个名字,崇祯皇帝原本就已经很疲惫的脸上立即露出不耐烦的神色,“陕西?又有何事,呈上来!”
太监将马懋才的奏章递给皇帝,崇祯打开奏章,第一行字就让他的脸色更难看了。
“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间有获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与其坐等饿死,不如起来当盗贼而死,至少临死前还能够吃饱一回。
崇祯放下奏章,无奈的坐在龙椅上,脸色煞白。
我太难了!
坐在皇帝的位置才三年时间,遇到的事情咋就这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