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拿着扁担寻了处正要卸货的酒楼上去问道:“掌柜的可要雇劳力?我和我大侄子都有一把子力气,可随意差遣。”
掌柜的看了看杨三,又看了看宁川,而后指着宁川道:
“你可以,他不行,他都瘦成皮包骨了,能干什么活!”
杨三精壮干练,一看就是干活的料,他身旁的宁川跟他比起来可不就瘦弱得多。
杨三有些许尴尬,不知该作何反应。
宁川道:“叔赶紧去吧,机不可失,可别错过了。”
如今大批难民涌入建州,劳力到处都是,能找到一处愿意雇人的地方已是不易,自然得珍惜。
“那……那你们在附近逛会儿,我干完活就来寻你们,可别走远啊!”
见两人点头,杨三这才放心地去干活。
宁川垂着头,也不知是不是掌柜的话打击到了他,杨晚安慰道:
“我三叔都二十多岁了,自然要比你壮实许多,你还小,长两年就长回来了。”
宁川被一个比他还小的丫头说小,心里无比复杂,他原先也不是这样,就是逃难的时候饿时间长了才会这样,养养肯定能长回来。
两人在酒楼附近逛了一圈,街上有不少卖吃食的,杨晚随意买了点尝尝,发现口味还挺重。
花椒和茱萸放得挺多,口味偏麻偏辣。
杨晚眼眸一亮,又去逛了几家小饭馆,里面的菜色大多是辣口的。
她虽没买了尝,但看其他客人点的就知道,建州人重口,喜辣。
她没穿过来之前,可是最好重口的,囤了不少这方面的物资。
第102章乞丐
当初囤货时,各种粮食蔬菜的种子她都有囤,考虑到末世过后说不定用得上,如今虽换了地方,但这些东西同样有用。
若是能种出来,辣椒和大蒜这种重口的调料肯定不会缺销路。
世人都在说建州的土地贫瘠不肥沃,粮食收成只有其他州府的七八成,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农作物。
土豆玉米耐旱又高产,油菜更是典型的绿肥作物,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中种植,不仅可以生长良好,还可以用来培肥土壤。
杨晚的眼睛越来越亮,越想越觉得可行,可突然转念一想,春耕都过了,地里全种上了粮食,哪来的地给她种这些?
杨晚不是没想过卖空间里囤的辣椒大蒜这类东西,可总得有个出处,这类新奇的东西万一有人查起来,她也得有个遮掩的幌子不是。
想来想去那些东西全都需要时间,短期内是挣不到钱的,杨晚决定还是干老本行,卖糕点。
至于那些东西,可以让杨三和冯氏种一些出来,然后带动村民们一起种,也算解决了村民们的生计问题。
宁川莫名其妙的看着身旁的丫头,她表情实在丰富,一会眉头紧皱,一会儿又舒展开,不知道在想啥。
两人在附近逛了半个时辰,宁川找了好几家粮油铺,想要去干活,都被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