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格是个外表比赫连景更健壮高大的汉子,下巴上长着络腮胡,做事却粗中有细,闻言就只是说:“王爷稍安勿躁,我不敢哄骗王爷,还请王爷耐心等待,不要把此事闹得人尽皆知。”
“阿布恩动作快,已经查到公主就在长澹京都,只是现在外面人多眼杂,阿布恩找起人来难免束手束脚,可等到天一黑,这里城门落下,黑夜就是阿布恩和他那只枭的天下,一定能将公主平安带回。”
赫连景听到这里,稍稍放心了些,但还是忍不住跟巴格小声抱怨道:“我知表妹不愿嫁,可两国邦交不是小事,她闹得这么大,万一真在长澹出了事,让本王回去如何与姑母交代?姑母还不得扒了本王的皮?”
巴格对此也很感慨,低声说:“公主只是太想念大沧了。”
赫连景一听这个就更不爽了,赌气说:“那她倒是往城外跑啊!她回大沧啊!跑来城里干什么?长澹是富庶地,可比大沧那种能把人冻死的鬼地方好多了,她一个小丫头懂什么?”
巴格面上皱巴得比赫连景更苦大仇深,跟在赫连景身后尽职尽责地分析道:“或许公主是想故技重施,她认为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算准了我们不敢太大张旗鼓地找她,又考虑到她不想嫁过来,必定要先往城外找,就躲进城里来了。”
此次出使长澹,巴格的任务其实比赫连景更重,是躲在赫连景背后真正拿主意的人,他必须对一切突发状况保持警惕,并及时解决。
毕竟大沧太后心里也知道她这个侄子烂泥扶不上墙,除了心肠软脸蛋好之外,几乎没什么可取之处,脑袋也不够用,常常被别人一两句话就带着走了。
换句话说,大沧太后这次能派赫连景来,纯粹只是看中他从前和李熙关系还不错,是整个大沧皇室中为数不多没欺负过李熙的人,想趁机借他缓和长澹与大沧这两年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罢了。
不然还能怎么办?她已垂帘听政了这么些年,如今早已不满足于只坐在珠帘之后,当黄毛小儿身后模糊的影子。
她要更进一步,她要迈出从古至今都没有女人敢向前迈出的那一步,可她也要考虑朝中大臣的口诛笔伐。
在与大沧接壤的这些国家中,唯有长澹能与大沧一战,而长澹恰好前两年又真和大沧打过仗,闹得双方都损失惨重,两国士兵彼此间敌对情绪也很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她不顾反对贸然称帝,起初万一没压住自己手底下那些人,让他们起了叛乱,谁能保证长澹不会再横插一脚,坐收渔翁之利?
而一旦长澹也决定动手,于她便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了,她很难在那样困难的环境下治理好大沧。
她是一个女人,她坐在珠帘后面的时候,虽说也是手握大权,能替刚学会说话的小皇帝御笔朱批,可大臣们却都愿意默认她的存在,愿意将她当成同先帝一样的人。
可若当她一旦走到珠帘前面,坐上龙椅,她便成了那牝鸡司晨。从此以后,只要大沧境内还有一个村子吃不饱饭,一处地方闹了天灾,那都得是因为她这个女人不安分,竟敢学男人一样称帝掌权,由此招来了天罚。
所以她在掀开珠帘之前,必须确保长澹与大沧的关系稳定,确保李熙会在未来几年内站在她这边,给她喘息的机会。
基于这样的考虑,大沧太后特意挑了赫连景来,又命自己的心腹巴格在旁辅佐,一心想要促成李熙与她女儿的婚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今时不同往日了,若被大沧太后知道李熙其实是个外面裹了层白面粉的小黑煤球儿,背后还有一个比他心更黑的醋缸在严防死守,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自己如今的决定。
第171章谣言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入夜后,还不等阿布恩放出他的枭,公主已然识趣返回。
这位和亲公主名叫慕容瑶,是当今大沧太后的第二个女儿,虽说是姓慕容,但坊间都在传她的生身父亲并非大沧先帝,而是眼下那位早已卧病在床,药石难医的大沧摄政王,也是大沧百年来第一位受封的异姓王。
慕容瑶与赫连景长得有些像,都是身材高挑,眼窝却比赫连景更深,个子甚至都快有李熙高了。
赫连景见她回来就生气,故意坐得离她远远的,闷头把手里的小扇子摇了又摇,看样子是不大想理她。
慕容瑶早就习惯了赫连景这性子,见状就哄他。
“表哥,你别恼我,我本来就没想跑。”慕容瑶给赫连景倒茶水,眼珠子骨碌碌的转,“路上那次是想跑,这次不是,你看我现在不都平安回来了吗?我这次真就只想先到处逛逛,怕你不让才这么闹的。”
赫连景不信,也不接她的茶,闻言只把白眼往天上翻。
“少来。”赫连景说,“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我大你七八岁,你中午放个屁,我都知道你早饭吃的什么。”
慕容瑶眼睛弯弯地笑,撒娇说:“……真没有。”
赫连景一言不发地看着她。
沉默。
良久,慕容瑶被赫连景瞪得有点遭不住,低头摸鼻子。
慕容瑶说:“……好吧,其实是忽然改变了主意。”
赫连景听见慕容瑶这样说,心里明白慕容瑶这小丫头说话算话,既然已经答应嫁了,往后便不会再跑,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心说自己这身好皮可算保住了。
松口气的同时又很好奇,因为想不出慕容瑶会因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改主意。
毕竟慕容瑶今天为了逃跑,都敢往他眼睛上撒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