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那老头家里一听就知道都是老弱妇孺,根本经不起折腾,如果因为她出了什么闪失,闹出人命来,她怕是要一辈子良心难安。
这么一想,叶青就纠结起来,看了看表情不怎么自然的李勇一眼,还是摇了摇头,拒绝了李勇的提议:
“算了,也不是啥重要事儿,我再看看吧。”
不管怎么说,这一趟县城去得还是值的,不光给两个病人有了交待,还淘回来了一蛇皮袋的好书,哪怕有了个小插曲让她心存疑虑,总的说来叶青还是挺开心的。
回到家里后,叶青就迫不及待地把那蛇皮袋里的书尽数掏了出来。
解放后出版的中医基础书籍,她一共找到了十一本,都是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印刷的,有些看起来像是早些年一些高校用过的教材,叶青翻了翻,觉得对几个徒弟打基础很有帮助,于是就都给挑回来了。
剩下那些,就都是被叶青用报纸包了封皮的线装书了。
把报纸扯掉,露出了里面泛黄的纸页,叶青不自觉屏住了呼吸。
《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医学研悦》《秘本种子金丹》,全部都是古中医手抄本,其中《医学研悦》这一套书,一共六册,包括《伤暑全书》、《脉理原始》、《胤嗣全书》、《病机要旨》、《治伤寒全书》、《治杂症验方》,她竟然一次性都搜罗到位了。
而且这些书保存得相当完整,里面的字迹清晰,没有残页和晕染的情况,只出现了极少数的页面侧边发霉的情况,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学医,尤其是跟随老教授学飞针多年,叶青可太明白这些孤本古医书的价值了,虽然不确定这些都是哪个时期的版本,但叶青在粗略翻看了一遍后,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些都是明清时期的真品。
这些善本医书,不光具有非常重要的收藏价值,对现代中医药的研究,也是极具参考借鉴意义的。
而且叶青在翻阅这些手抄本的时候,还在里面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应该是出自以前这批医书的主人之手,也不知道这些医书是哪位杏林大拿的收藏,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会让这些价值不菲的医书沦落到在废品站角落积灰,甚至毁于一旦的地步。
叶青翻看着里面那些批注,不光有详细的注解,甚至还夹杂有脉案实例进行补充,随便一个篇章看下来,都感觉一下子吃进去了很多新的经验和观点,让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越看叶青就越是震撼,对这些书就越发爱不释手,连孟嘉在外面连着喊了她好几声都没听到。
“师父,吃饭啦,先别忙活了,再不出来饭菜都凉了!”
孟嘉没辙,只能进屋来叫人,叶青这才回过神来,小心翼翼把那几本手抄医书给收好。
边吃饭叶青就边琢磨那几本医书的事儿。
她并不知道这些书的主人如今在哪里,但她也有正常人的分析判断力。
这些古书善本,她都知道价值不菲,拥有这些古医书的杏林大拿就更加不会不清楚,更何况,这些医书上面的批注严谨认真,里面倾注了那位老先生无数的心血,可最后这些医书却是论斤卖给了废品站,说明那位大佬的处境很可能不太妙。
叶青在心里面做了个决定,这些善本,她一定会小心收藏,并尽可能地去书里面找跟原书主人相关的线索,如果能找到那位大佬,等将来政策开放时局稳定了,她必会把这些书原封不动还回去。
所以眼下,为了让这些书籍不至于因为她翻阅太频繁而出现破损,叶青决定带着几个小徒弟将这几本孤本另外抄录一份,抄完装订好作为日常她和徒弟们翻阅学习的教材使用,原本的这些书,则在誊抄完后,直接找箱子密封保存起来,以免这些孤本出现发霉或者被老鼠啃咬的可能性。
抄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尤其是这些带着各种详细注解的医书,每一个字都不能落也不能错,因为随便一个字的错误,可能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了,病理学的相关论证,是跟病人的病情息息相关的,一旦弄错,很可能就是生死大事,绝对马虎不得。
所以四个徒弟不光要抄书,还要进行校对,分工合作轮着来,之前叶青安排的每天早上的早课时间,也改成了伏案抄书,一边抄叶青就旁边一边给她们进行讲解,时不时地还会补充一些实际案例,以确保几个徒弟都能充分理解书中的意思并快速融会贯通。
没过几天,刘家那边就来人了,接叶青去县里给刘老爷子做第二次手术。
叶青就带着四个徒弟动身前往县医院,到医院后,刘老爷子已经住进特护病房,术前准备都已经做完了,叶青也不啰嗦,收拾收拾就准备进手术室。
这回手术可跟之前不一样了。
上回叶青动手术,可是全员反对,不少人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都觉得她那手术肯定要惨遭滑铁卢,绝对要出事儿。
但事实证明叶青实力过硬,那一场手术打了不少人的脸,但也同样在小小的蛟谭县引起了轰动。
这就导致,这回叶青要给老爷子做第二次手术的消息一传出去,短短几天的时间,蛟谭县人民医院这边就接连来了七八拨人,都是从各个县医院甚至是周边三省挑选出来的外科精英,专门赶来观摩学习的。
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岁的资深主治了,但叶青看到这些人在场后却并未露怯,甚至在知道这些人的来头后,还直接来了个点兵点将,点了两个人来给她当副手,又让自己那四个徒弟也换上无菌服进手术室,近距离直面这种大型手术所带来的高强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