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深和很难形容看到这句话的当时的自己是什么心情。
似乎是非常错愕、有几分不解与心虚的。
在打开微信,迎接了那么多消息的晚上。
他在姜云天走之后,一个人在房内。
花了足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将两百多条消息一一认真地回复了一遍。
他想,晏之遥是真的将他当作了朋友。
而且,可能是唯一的朋友?
断开一段时间养成的聊天习惯,他尚且觉得有些不适应。
但他的生活异常丰富,行程满满。
暗卫首领在身边,又与太医院院判重逢,和几个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学习知识。
就在那一刻。
楚深和心里涌起一股微妙的感觉。
他觉得,自己只是将晏之遥看作一个前世认识的朋友,似乎不是那么公平与对等。
他是极少有这样的感受的。
无论是以前身为帝王,还是这辈子的富家少爷的身份,他拥有很多,也能给予他人很多。
从来不会有这种类似于心虚和亏欠的感觉。
但是对晏之遥,他上辈子其实就觉得有些抱歉。
蒙受师恩,他甚至曾将对方视为崇拜和依赖的对象,但因为立场不同,注定为敌。
而这辈子,对方将他视作唯一的朋友。
他却好像没有给予相等的回馈。
因此,再见面,感受到惊喜的同时,楚深和在思考,或许朋友之间也是需要更为亲密的联系与经营的。
晏之遥的眼里也泛起了笑意,借着方才他将姜云天推开的空隙,非常自然地插入了楚深和与姜云天之间。
他望向病房里的李墨,微微侧低着头与身边的楚深和说:“倒真像我们第一次见他的样子。”
显而易见,他也回忆起了宣武三年的那一日。
楚深和再次想起一个前世的细节。
也许是因为工部侍郎将他和晏之遥都视为了知遇之恩,后来他和晏之遥明显政见不合、立场不同之时。
两派的人泾渭分明、再不来往。
作为正经科举出身被天子一步步提拔而来的臣子,李墨本应旗帜鲜明地和晏之遥划清关系。
但他隐约记得,他那段时间还收到过不少弹劾李墨的折子,不仅有他的人,也有晏之遥的人……
李墨在朝堂之上立场坚定地一向支持陛下,但下了朝,同样拥护天子的臣子约他从未成功,他却总是跑去晏之遥的府上喝茶作客。
几乎是两面不讨好……
但,工部侍郎实绩出色。
两边的头头,又都对他不错,也相信他。
那些跑来和楚深和嚼舌根又或者只是出于好意的担忧,在说了几次不见效且没什么改变之后,便也懒得再说了。
“我差点忘了,李墨是你的挚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