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倒是担心贾敏的笔迹流传会有不好的影响。
贾敏却道:“女儿写的簪花小楷是最公正的字体,像字帖,没有多少私人的痕迹。且女儿写信一般都用梅花小篆。
我给柳姐姐,侯姐姐写信就是梅花小篆。
这个习惯,林大哥也知道,有人想用簪花小楷笔迹作伐,根本不可能。”
石梅闻言笑了:“我到是忘记了,你除了记账用簪花小楷,诗词信件都是梅花小篆,一般人学不来。”
石梅很惭愧。
傍晚悄悄翻了那个专门放字画的画缸。果然有好些梅花小篆写的扇面。
因为染了桃红的水彩,被石梅误当成梅花图了。
石梅感慨:“这多费劲儿啊!”
赖嬷嬷笑道:“公爷在世曾经说过,四姑娘这样练字可以沉淀性子,这般磨出来的性子柔韧贞静,今后放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落地生根,怡然自得。”
石梅马上懂了。
贾敏曾经参加选秀,差点成为皇妃。
贾代善求了恩典才撂牌子。
皇妃在皇宫那个大染缸里,若不能修炼到柔韧贞静,真是没法子活。
贾敏三朝回门之后,一般来说,不到年节或者贾母的寿诞,贾敏便不会再回娘家。
石梅很有些不习惯,几次想要让人送东西去林府,也忍住了。
一般来说,不年不节给闺女送东西,会惹得婆家不快,认为是娘家小瞧婆家。
不过,很快石梅就没有时间伤感了。
五月底,王子腾亲自进府拜见,商议王淑华进府一事。
王子腾之所以主动续接这一门亲事,除了因为王氏,还因为两个外甥贾珠元春。
回门那日贾珠的在书斋的表现让王子腾十分高兴。林如海,杜宗元李夫子都夸赞贾珠,假以时日会稚凤清于老凤声。
贾政已是进士,贾珠的成就更大,岂不是三鼎甲?
王府已经损失了一个当家主母,不能再损失一个宰相的种子外甥。
石梅也觉得是时候给贾政娶亲分家了。
除了七月贾政的婚事,六月底还有嘉和帝的万寿。
去年敬献了番薯,今年却要规规矩矩敬献寿礼。
一般给皇宫敬献礼物,最好不涉及吃食与药材,免得留下隐患。
当然,也不能学纪晓岚刘墉那样忽弄。
石梅又带着贾珠贾琏去了一趟璞玉街,这一回没有贾敏作弊。
石梅的天眼未开,只能石梅亲自上手感应。
然后送去让贾敏观气,挑了一款灵气最稀薄的璞玉解开了,直接丢给贾政这个半吊子山水大师。
“雕刻一副山子,最好能够讨得陛下喜欢,最关键,不能落下罪过。”
贾政如今在工部闲得很,顶多是修桥补路的事情,不值得他出手。他正跟着山子野琢磨园林设计与山石雕刻。
如今贾政又招募了一班子清客,却不是单聘仁,沾光这些人,无病呻吟,做些外诗,讥讽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