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如今也不指望余氏,她也开窍了,想捡一个今年落下的秀女。
正在四处张罗。
转眼正月十六。
荣府上下都去胡家做客,竟然与陈老夫人燕国公婆媳们在胡家相遇。
石梅跟陈老夫人,燕国公老夫人拉手大笑:“这真是到了亲戚窝儿来了。”
这一日,杨氏竟然相上了一门亲事。
却是陈老夫人替贾蓉做媒。
女方姓许。
父亲是陈老将军麾下的偏将。
女儿也是三年前在册秀女。
今年八月获得自由身。
今年十七岁,比贾蓉小一岁。
陈老夫人也是见杨氏肯给外甥女面子,又听说这个贾蓉孝顺贾珠胡嫣然,犹如父母一般恭敬,这才替他操个心。
陈老夫人说的话很明白:“你们家蓉儿啊,我听我那外孙女提过好几回,说他又聪明又孝顺,让我帮着看看。
又说蓉儿估计要走行伍,我这才细细打听,还真有合适的,她父母也有意。
也是上一届秀女,人品模样没得挑。”
杨氏闻言只给陈老夫人作揖,请她一定要抓紧些,别让他人抢了先。
回程中,杨氏就跟石梅感叹:“您说说这也是缘份,嫡亲的老子靠不住,倒是珠儿媳妇这个婶娘替他操心张罗好了,这真是缘份啊。”
石梅就笑:“这也是该当。
你们家蓉儿两岁就追珠儿琏儿喊珠大爹,琏二爹呢,当了爹,活该操点心。”
杨氏咯咯的笑:“可不是吗,蓉儿小时候还说,跟着爹们有饭吃,不回家,这回真是应验了。”
杨氏这边带着贾蓉只把石梅张氏胡嫣然送回荣府,又陪着说了半日话,这才回家给贾敬报喜去了。
虽然杨氏很喜欢,也要打听一下对方的跟脚。
贾敬一听是许参将,摆手说:“不用打听,这个人从前跟咱家也有往来,是户好人家。”
杨氏越发高兴:“这就好了。
我这一年愁的吃不好睡不着,今日可以安枕了。”
贾敬看眼老妻,叹息道:“你倒是心宽,珍儿都三十五了,芝芝也都八岁了,珍哥媳妇怎么回事呢,你也不催催?”
杨氏道:“他们的事情我哪里管的着,我每次开口,珍儿都护着媳妇,让我如何开口?
总不能纳妾生子吧?
这府里再出个庶子,还不得翻天?
我想好了,大不了,将来蓉儿生了儿子再过继回来。
也别说什么一肩双祧。
婶娘说得对,那就是败家的根源。”
贾敬只是叹气:孽障!
杨氏又来跟石梅吐苦水。
石梅却没搭腔,只是劝道:“儿女是缘分,急不得,却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如今先顾着蓉儿就好,其他的话以后再说!”
心理却想着:你们两口子就知足吧!
贾珍贾蓉如今既没有聚麀,又没有吃喝嫖赌。
贾敬还在家里□□着没出家,疑似皇孙女的秦可卿没有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