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参见陛下。”赵老太公隔着老远,就跪下了。
李中易快步上前,搀扶起了赵老太公,笑道“老太公的身子骨,还是那么的硬朗,实在是可喜可贺。”
赵老太公叹了口气说“岁月不饶人,毕竟是老人,饭量也大不如前了。”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我和老太公您是旧交,不因蜀地重归中原,而有任何的改变。”
这么多年了,赵老太公的白发,也是多的数不清了,可见,岁月确实催人老呐。
李中易拉着赵老太公的手,将他领进了内房,紧挨着坐在一起。
赵老太公见了李中易摆出的姿态,他的心里也就吃了定心丸,至少,老赵家的性命无忧了。
实际上,李中易取周室而代之后,赵老太公就想举家来投。只可惜,家族之中,意见一直不统一。
最主要的还是,赵家人舍不得手里掌握着的兵权。
明眼人都知道,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坐视军阀掌握兵马,只要有机会,就必定会予以削弱。
远的且不说,单单是府州折家,已经被大汉朝廷彻底的掌握住了,折家的影响力每况愈下。
无奈何,时势如此,蜀孟政权既灭,胳膊岂能拗得过大腿
赵老太公是来谈正事的,可是,李中易只谈旧谊,就是不接赵老太公的话茬。
试探过几次之后,赵老太公也就明白了,赵家手里的兵权,肯定是保不住了。
李中易一边打太极,一边暗自叹息,当家人赵老太公都抱有幻想,难怪,老赵家落寞了。
在这个世界上,大家族若想顺利的传承下去,必须要顺应时势,不能逆流而动。
天下统一在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岂容商议
李中易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赵家的几个孙子辈,赵老太公的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老赵家虽然丢了兵权,但是,几个孙儿的前途,有皇帝照应着,也不至于太差吧
形势比人强,不想交出兵权,就得交出合家老小的性命了,何苦呢
不如趁着皇帝顾念旧情的机会,捞一点实惠的好处吧。
聊了一个多时辰后,李中易见赵老太公自己转过弯来,便笑着留了膳。
赵老太公以前也打听过,李中易在宫里留臣下用膳的次数并不多,皇帝已经非常的赏面子了。
于是赵老太公就说“老臣这里,有蜀地诸位大臣家产的表,愿意献给官家。”
李中易哈哈一笑,来,抄家皇帝的恶名,已经四处远扬了。
没办法,土地兼并实在是太厉害了,不搞土改限田,等李中易死了之后,就非常难以处理了。
债不留给子孙,李中易宁愿自己承担恶名,也要把千年以来的土地兼并的顽疾,给治了。
读人,参加科举,获取功名后,就要享受各种经济利益和特权,这是千年以来的固有做法。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宋代的文臣士大夫,明朝的藩王和边患,清代的八旗和赔款,都是各自无法解决的毒瘤。
经过战乱后,人口迅速减少,土地也就富裕了,足以分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