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抛开昨晚萧云朔所说的那些事情,这边倒是的确是岁月静好。
兴许……是她想多了吧。
萧云朔和袁旭两人轻骑赶路,袁旭又提前用飞鸽传书,向从幽州到雁门关途径官道附近暗阁的各个据点都发了讯息,让他们事先准备好马匹干粮和水等,这据点和官府的驿站有差不多的功能,因此不出两日,便到了雁门关附近。
此时的雁门关内,沐玄神色严肃,端坐在上座。
他的手中有两封信件,两封都来历不明,是用箭矢钉入檐下的柱子上的。
一封信的内容,是说他女儿沐青已经被北戎抓走,若是他想要女儿平安归来,便需要投降北戎,在北戎需要他的时候打开雁门关投诚,届时,北戎大汗会封他为开国公,还会让自己的儿子——下一任的北戎大汗娶了他女儿,日后他女儿便是北戎的皇后云云。
另外一封的内容,却是说他女儿已经被营救出来,不日便会由人护送回府,叫他务必不要做傻事。
“将军担忧郡主之心,实为天下父母同心同感,然雁门关为我大聿天险之关,一旦将军投降,则大聿又有多少父母将失去儿女?毁家灭国之危,全在将军一念之间。将军为人刚正,深明大义,宁折不弯,便是连朝中二皇子及六皇子的试图拉拢,都置之不理,可见意志坚定,不愿党同伐异,与朝中党争之徒为伍,便是由此为朝廷所轻,全天下的大聿百姓也定会牢记将军之功,万望将军不要因北戎几句威胁虚言,而一念之差,毁了一世清名……”
这第二封信,倒也绝非不可信。毕竟,若非真的从北戎奸细手中救出了他的女儿,抓住了北戎奸细,又怎么会知晓北戎送了密信给他,对他劝降?
只是……究竟会是谁,发出了这第二封信?
他镇守边关,一向警醒,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派探查兵出关去探查北戎军队的动向,这几日却并未发现任何异状。
也没听说太原真定幽州等边城有军情,想来宫中京师也没有得到过类似的情报,因此,这信自然不会是宫里发出来的……
但听着第二封信的口吻,便是连他拒绝选择加入二皇子或者六皇子之党,因而被朝廷轻视打压之事,都知晓的一清二楚?
究竟……是谁?
不过,无论这人是谁,无论这封信透露了多少消息,多么可信,他……果真要信么?
他一生挚爱妻子,妻子难产而亡之后,他悲痛异常,哪怕妻子并未给他生下儿子,只得了一个女儿,他这些年来,也并未续弦。
这些年来,他唯一的软肋便是自己女儿。
前些日子,二皇子六皇子见招揽他不成,便指使各自手下的官员上书弹劾他,说他拥兵自重,时时表达对太子死的不明不白一事的不满,有欺君罔上之嫌等语。
皇上本就多疑,因此便将他职位连降三级,从原本统领整个大同府驻军的大将军,到了现在只负责雁门关的都尉。大同府的戍边将军则是被换成了投靠二皇子的一个武将,这两日便要前来赴任了。
之所以还保留了他镇守雁门关的都尉之职位,也只不过是因为雁门关虽是天险,但再北戎铁骑之下,寻常武将也没有能力镇守。
沐玄曾同太子一起,在情势极度不利的情形下,还是守住了雁门关,军事才能也绝非寻常武将能够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