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了一个通用模型,用人类脑电波数据去投喂它,它会自动实现学习,机器人也自动掌握了人类的技能。”
陈元光在电话那头说:“从理论上来说大差不差。
我们和滴滴合作,找了上千个司机,积累了超过0万个小时时长的驾驶时的脑电波投喂给这个模型。
然后它再经过自我的学习,就变成了今天在申海街道上窜来窜去的机器人铁蛋。
同样的,这个通用模型只是用来开车,那太大材小用了。
它会被用来投放到月球上,作为月球基地的机器人使用。”
“数据,数据不够,我们去月球的宇航员即便在上面干活,那点样本数据哪里够锻炼模型?”林甲说。
陈元光说:“你说的没错,所以我们需要和华国航天合作,利用水来模拟月球的重力环境,利用现有的月壤数据去打造一个和月球表面类似的环境。
让人先在上面工作,借此来积累样本数据去锻炼模型。
这样后续我们把它送去月球之后,它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制约人类在月球搭建基地的最大因素就是月球表面的极端恶劣环境。
从零开始的话,起码需要辐射防护、空气循环与再生、水循环、能源供应这些模块。
靠人类宇航员去做这件事,需要分批次把人送上去,然后抓住少数窗口期干活。
而用机器人的好处就是,初始就只需要一个能源供应模块。
“有种经费燃烧的美。”林甲吐槽道。
陈元光说:“有了成果之后就还好。
我后续很快就要去燕京一趟,这周周末如果你想见我的话,直接来燕京。”
“去燕京述职吗?”林甲问。
陈元光说:“不,是关于技术是否要开源的讨论会。
它是一个通用型的模型,现在内部关于开源还是不开源有两种声音。”
“开源?”林甲震惊,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这技术某种意义上能够极大程度缓解少数国家老龄化的问题。
东大的人口老龄化属于未来时,那么霓虹和高丽就是现在进行时。
机器人从成本端考虑固然不现实,可完全可以做减法,训练出来的模型可以做减法。
比如说饮品店你买机器人去给你做咖啡不现实,但如果只是一条机器手臂,通过大规模采购、特定设计把成本降低,开纯粹的无人店不再是梦。
无论是咖啡店还是奶茶店,未来都只有机械手臂和送货员,送货员承担分拣员的职责,高度无人化。
就更别提饭店了,不喜欢吃预制菜,想要大厨炒是吧?两只机器手臂伸出来的大厨也是大厨。
菜单就五个菜,同样高度无人化,材料新鲜干净的无人工厂也在路上,机械手臂炒菜,那可比炒菜机有锅气得多。
这项技术能够发挥的想象空间太大。
大到林甲觉得,居然内部有人试图把它开源感到不可思议。
“这技术也能开源的吗?谁敢这样提,不怕被内部审计吗?”林甲深谙老中zz生态。
陈元光无奈道:“我认为应该开源。
我认为这项技术开源的好处比不开源的好处要更大,它其实有很多限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厉害。
但好像我提出应该开源之后有点被架住了,不少人见我都说要开源,于是纷纷跳出来说,没错就应该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