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丢儿子比丢爹还让人心焦。
果不其然,上回捡到人的地方,这会儿啥也没有。
又问了附近的人,一提起来那个糊涂老头,都纷纷表示,是他能干出来的事儿,早晚得真丢一次。
原来这老头三天两头出去找儿子,闺女都快习惯了,反正也走不远,做完饭喊一嗓子,不回来就出门找,不是在东街就是在西街。
有个老头眨巴下眼:“公安同志,这老汪这回真丢了?”
王志强赶紧否认:“最多走远了点儿,咋会丢呢,这么大人了。”
开玩笑,自己这边敢松口说找不见了,半个辖区都得传着说人丢了,公安说的。
老头继续眨巴眼:“没丢就行,老汪还是个退伍军人呢,说是当年干翻了好几个小鬼子,积了大德,应该不会出啥事儿。”
王志强一听,还是个见过血的退伍军人,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好像想起来,那老头闺女家的门头上仿佛是有个光荣之家的牌子。
老头能在哪儿呢?王志强就纳闷了。
百货楼那边的派出所,就差挨家挨户去问了。
这光天化日的,你说拐骗小孩儿有可能,谁拐个老头啊。
如果有活点地图的话,就能看到,老头跟小外孙,正在艰难的移动在从市中心走回家的路上。
人家没丢,只是走的慢点儿,中间还拐了个弯而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汪只是有时候不记事儿,并不是傻子。
中午办完大事儿后,跟小外孙一人吃了个烧饼好像不怎么扛事儿。
这不四点来钟又饿了。
俩人凑凑,确切的说是小外孙鹏鹏从裤兜的角角里掏出来了两块钱。
爷孙俩一商量,先吃饱了再说吧,眼瞅着都走了一个区了,剩下的时间,天黑指定能到家。
爷俩掀门帘进了面馆,只见头上黑漆的招牌,赫然写着鎏金色的王记卤肉面。
价格最低的一碗面,正好两块五······
这就有点儿尴尬了。
这会儿还没上人,店员大姐也不想平白的做这慈善,于是看着桌上的一大两小三个钢镚,扯着嗓子喊道:“老齐,老齐,出来下。”
后厨一个中年男人穿着厨师的白衣服撩开帘子走了出来。
俩人在后厨门口嘀嘀咕咕了一会儿。
然后店员大姐不是很情愿的跟着进了厨房,过了一会儿,端着两碗面就出来了。
鹏鹏还是识数的,两碗面不得五块钱了。
于是问店员:“是不上错了阿姨。”
“没错,里面没肉,两碗光面,放心,就两块钱。”
老汪招呼小外孙赶紧吃:“你要觉着给的少,改天让你妈过来给钱补上。”
老头吃的唏哩呼噜挺香。
吃完要走的时候,那两块钱又被店员大姐给退了回去:“既然说改天送过来,那就先拿着钱坐车回家吧。”
鹏鹏有些不好意思。
老汪顺手接过硬币,拍了下鹏鹏的头:“你看吧,我说还是好人多吧。”
俩人迈出门,没看到,大姐嘟嘟囔囔的往收银台里放了五块钱
喜欢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请大家收藏:()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