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太后时常传出身体不适的消息。
这般的情况下,只要稍稍一联想,人们都会意的低下了头,面做悲戚的神色来。
是太后崩逝了。
姜思乐站在城门口,忽然只觉得头脑一懵。
她是为了……为了见这个身体最后的母亲一面,但如今,终究还是来迟了一步。
要是早一天……哪怕一个时辰……姜思乐攥紧了拳头,后悔的浪头淹没了她。
对于这个曾经派人刺杀过她的女人,姜思乐原本以为自己并没有多少在意,就算是有印象,那也应该是冷漠和厌恶。
她虽然是安乐公主的母亲,却不是她的。
按道理,她没必须为这个人后悔和伤心。
但如今却又万千的思绪、万千的情感在她心中流淌着、沸腾着,无法控制。
待到姜思乐从这情绪的沼泽里缓慢走出时,她只觉得自己面上干干的,一抬手,才觉自己已经在城门口泪湿满面。
这时,守城的侍卫也不粗鲁的叫喊着他们前去,钟声直到半柱香后才缓缓停止。
城门口的人们耳朵动了动,望着那红色的宫墙,有人落寞,也有人继续前进着。
阿义时最早现了姜思乐的不对劲,他出身青夷,似乎并不知晓这钟声代表着什么,但这却不耽误他的敏锐和他的动作。
阿义时扶着姜思乐下了马车,经过城门守卫约莫一炷香时间对商队的核查后,他们才得以进了城。
桥都一如既往的热闹,这里是大夏的国都,是中原最为繁华和富硕的地界。
便是商人云集的南方,红旗招展,粉衣风流的花香玉软之地的江州都不敌这京城的风姿。
刚刚远处敲响的那钟声半点都没有影响到那城中或是锦衣、或是布衣的匆匆行人;也不影响那招笑吟吟,眉飞色舞,正揽商客的小二;更不影响或者满面红光,或是皱着眉头打算盘的账房;也不影响那行色匆匆的担着担子行走的小贩。
城里有笑眯眯垂耳和煦的沙弥,也有倒在墙根边上,凄苦叫喊着乞讨的乞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外地来京城落脚的学子和官员,也有在京都土生土长的富贵公子哥们。
骑马的红衣倜傥,高楼上宾客推杯换盏,互诉衷肠。
似乎这里人人衣着皆富贵,便是农夫也能有着一身不打补丁的衣裳。
除此之外,京城的人瞧着比着外地的更桀骜些。
头抬的都要高上半分。
毕竟这里住着的,皆是贵人。据说在这京都一板砖扔下去,砸着十个人,七个都是惹不起的大人物,剩下的三个也都有着常人惹不起的主子亲戚。
若是论藏龙卧虎,似乎哪里都比不上京都。
京都的风水养人,养的都是富贵之人。
那小轿子上身着官服的大人,在平常的府县中怕是人人都要追捧奉承,但在这京都,却稀松平常。
因为在不远处的红色宫墙之内,住着这天底下最为尊贵的男人和女人。
他们执掌的权利对身着这官服的人大得多,便是那万山之上最高的山,万峰之上最高的峰。
古语有言;一怒而诸侯惧,一息而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