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辆26英寸的小型自行车,售价19o元,您要吗?”
售货员解释道,“这是新款,还在试产阶段,预计明年才会大量生产。”
“我可以看一下吗?”
何宇柱问。
“当然可以。”
售货员态度非常友好,这种服务态度在六七十年代也许不太常见了。
何雨雨好奇地看着没有大梁的小自行车,“哥,你真的给我买这款吗?”
“没错,二八寸的大自行车对女孩子来说太大,又有横梁,夏天穿裙子怎么骑啊?”
何宇柱答道,“这款适合你,穿裙子也可以轻松骑行。”
“对啊!”
何雨雨兴奋极了,对这款新车还不太熟悉。
听何雨雨这么一说,售货员眼前一亮:“同志,您说得有道理,这确实更适合被称为女式自行车。”
“我只是随口说说罢了!”
何宇柱显得有些惊讶,难怪他们在介绍时提到这是款轻便自行车。
他在这一方面确实知之甚少。
“帮我加个车筐!”
何宇柱果断地做出了决定,为给何雨雨增加便利,“另外,我也要给自己装一个车筐。”
“好的,您请稍等!”
售货员忙着手开票。
现在几乎没有人再买自行车,自去年以来自行车就开始滞销。
然而,今天的这位顾客竟然买了一辆试验型轻便自行车,他还真有一番道理,这车确实更适合女性骑行。
买好自行车后,何雨雨兴奋得忘记了还要买手表,拿了票就想去提车。
“雨雨,手表还没买呢?”
何宇柱只好提醒她。
何雨雨一愣:“对啊,哥哥,我们快去买手表吧!”
明明自己只有二十岁,何宇柱却有种当上了老父亲的感觉。
不过看到何雨雨如此活泼,他也感到很欣慰。
现在的何雨雨不再常常想起何达清,即使偶尔想到,也不再会哭得那么厉害。
何宇柱对她的关怀无微不至。
两人愉快地完成了购物,接着去给新车打钢印。
路过一家修车铺时,何宇柱花了五分钱,将单独购买的车筐装到了自己的车上。
回到大院后,阎埠贵眼睛一亮:“柱子,这什么型号的车啊?”
“给雨雨买的。”
何宇柱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