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第134章 科举开始(第2页)

书友点击:

都在3月份陷入了诡异的平静,这个时候,有所动作的人很显然,陷入了尴尬。

太原。

极少不需要科举的赵国,这个时候就非常“出彩”。

平时看不出来,关键的时候才显露出问题。

为了在科举中获得想要的功名,无论是哪国的寒门才子,就连赵国内同样也是。

全部都在口诛笔伐,痛斥赵国制度的落后。

尽管,各国的世家子弟,对此并不认同。

可惜,作为被严加监视的对方,必须心,公然诽谤当朝政治,是要掉脑袋的。

所以导致了下文坛,几乎成一边倒的痛骂。

爱惜名声的袁绍,本来想要一些什么。

可是这个时候,作为损友的曹操,动用了自己在文人中的眼线。

所以反而越越黑。

索性不管这些流言蜚语。

袁绍转而将自己的注意力,全心全意的放在并州。

正面战场上依然没有获得突破,郝昭不愧为三国后期,数一数二的守城名将。

他经营的太原,堪称是固若金汤,有着各种强弩,武力缺少了他不必担心被武将突斩。

唯一缺少的政治短板,也在混迹官僚几十年,面冷心黑的太原王氏手上补齐。

彪悍的并州人,每都在刀口上生活。

战争对他们来就是家常便饭,毫不畏惧。

在正面强攻了几个月后,陷入僵局。

不过嘛,常遇春,却获得了大胜。

十万大军,连续拿下了西河,上党。

上党之郡,地势极其重要,可以居高临下进攻河东。

目下,常遇春,仍气势汹汹的向着上郡出发。

而北方的南匈奴。

缺少攻城武器和铁器的南匈奴,才刚刚拿下五原。

不过因为本身都是骑兵,他们早就在北方三郡,四处抢掠。

对此并不陌生的并州百姓,几百年里早就经历了丰富的经验。

聚集在身边世家的坞堡内,全面放弃土地宽阔的平原。

两个民族之间的血海深仇,让他们彼此相互杀戮。

负责雁门关的王雄,对此只能坐视。

他手上仅有的五万兵马,一定要保住这座关卡。

否则的话,就连并南五郡,也会遭到草原民族的洗劫。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