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些妖人之言,并不想多理会,况且处默的人也在安排了,这点小事也难不住他。
张阳走入朱雀门,皇城的官吏三三两两,大家都没什么精神。
正走着就遇到了李百药。
许久没有去礼部看看,迈步走入其中,才发现这里一点都没有变。
“张侍郎今日怎么得闲来老夫这里?”
“我本就是礼部尚书,来自己的官邸坐个片刻,谁敢拦我?”
李百药笑道:“张侍郎一年半载来礼部几次?”
张阳用手指挠了挠下巴的胡渣,“去年来过一次。”
“那往年呢?”
“忘了。”
他会心一笑,“张侍郎的心本就不在礼部,以你的才能若束缚在此地太可惜,庙堂之高还有许多地方等着去施展本领。”
“百药兄说得对,等我三十岁退休一定与你共谋一醉。”
“张侍郎还是一点都没变。”
此刻的李百药看起来有些大器晚成的样子,不过他鬓间的白发比去年更多了。
张阳在这里稍坐片刻便默不作声地离开。
来到尚书省,李丽质带着弟弟妹妹已经在收拾这里。
张阳径直走入正堂,眼前就放着三两份文书,一份是范阳的文书,之前范阳的赋税粮秣有了些许出入,现在又送来了。
另外两份,是河西走廊的账册和各地交付陈粮的记录。
正要翻开一本看着,李安俨又来了,这一次他带了一筐的书卷。
没好脸地将其放下,他道:“这是太子殿下送来的官学发那个略,还请张侍郎过目。”
这个李安俨给太子办事,还是摆着一副臭脸。
这人忠心为主,让李承乾不痛快就是让他不痛快。
张阳打开其中一卷仔细看了起来,一卷看完又拿起一卷。
();() 见人还站着,张阳又道:“李护卫,先坐下吧。”
李安俨盘腿坐下,等候着张阳的对这份方略评价。
李治吃力地提着炉子而来,将小泥炉放在姐夫身边便快步离开。
花了半个时辰,张阳算是将这十几份书卷看完了,将总纲陈放在眼前,“李护卫,下官也不是为难你,太子的这份方略还是差强人意。”
“为何!”李安俨鼻孔出气,甚至在冷空气中化作些许白雾。
这表示他心火很大,正怒气中烧。
张阳耐心道:“你看,太子殿下说了会给参与支教的士子们科举录用的方便,但这样一来有坏科举的公平性,在下以为不该给这种承诺。”
李安俨还是黑着脸。
张阳指着书卷上的一处又道:“太子殿下还说了要给各地士子投效的人给予科举的名额,从地方开始增设,这种变相挤兑名额的方式是不对的,其中也会出现收受好处的情况。”
又是一阵冷风吹入正堂炉子上的火苗跟着晃了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