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煤矿资源被广泛利用之后,薛延陀的环境也越发糟糕,过度地开采和过度放牧让风沙加剧。
在后世时常有薛延陀而来的风沙,席卷关中。
环境治理是长久之计,西北那边已经让狄知逊安排人在戈壁上种植胡杨林,以此构筑一道防沙林。
这个年轻人一直揣着手站立,皱眉抬眼看着远方,好像是在思考。
李道宗坐在李孝恭的右侧,也在仔细观察。
“我觉得专业的工作要落到实处,开诚布公是最好的,具体事宜具体分析,落实好将来十年内的计划,此次煤矿开采要和薛延陀继续推进合作,要从细节处着手,让大唐与薛延陀处在一个相对良好的发展环境基础上。”
一番话说完,场面一时间很安静。
这套官话让在场的众人啧舌,愣是没有回过神。
说得很多,细节,基础,落实,具体分析?
李道宗小声问道:“兄长,他平时说话也是这样的吗?”
李孝恭摇头道:“平时倒是不这样。”
李道宗凑近又问道:“听说这个张阳讲话高深莫测,就连太子也时常讨教?”
“呵呵呵……”李孝恭干笑着,“你恐怕没有仔细打听,这个小子当年行事张狂,陛下让他多读圣贤书,只不过读了多年之后,他讲话的方式越来越奇怪。”
“也没有说他说话有多么高深莫测,而且东宫传言是张阳读书越多,便越来越不讲人话。”
李道宗了然点头。
此时的他像极了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李孝恭对此人又是一阵嫌弃,大家都是兄弟,宗室兄弟中大家说不上有多亲近,李道宗算是个老实人。
就是太老实了,当年跟随陛下打仗,只是听吩咐带兵,北征突厥也是听李靖的吩咐。
领兵治军倒是能独当一面,为人处世太过规矩,有时候也很爱面子。
();() 在军中得罪了尉迟恭,长孙无忌之辈,从此在军中朋友便更少了。
这也是陛下用他得心应手的原因。
“若有机会,兄长可否安排,弟弟想与他畅聊一番治军之法。”
李孝恭闻言点头,“且等他与老狐狸商议好。”
“喏。”
宗室兄弟两人低声说着悄悄话。
草棚中火盆还在燃烧着,谈话还在继续。
长孙无忌低声道:“朝中也有同样的想法,大唐自然是希望与薛延陀更好地相处。”
话语到了这里,李泰算是听懂了姐夫和赵国公说的是什么了。
什么叫做更好地相处,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不就是要把薛延陀收了,成为大唐的州郡吗?
再一想,李泰又犯难,这现实吗?薛延陀处于漠北的北面,光是一个突厥已经很头疼了,更不要说遥远的薛延陀。
那片地方的民众都还未开化的。
话语虽然没有明说,李泰感觉自己听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骊山想要更多的煤矿就需要薛延陀长久供给,这个供给的基础上,就是大唐完完全全控制薛延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