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九天中文>开局娶薛宝钗>第二百三十五章 开国勋贵的尴尬处境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开国勋贵的尴尬处境(第2页)

书友点击:

勋贵们有了高官厚禄,也逐渐失去了进取之心。

再加上,占领的地盘需要有人管理。

教化民众,治理内政。

这时候,就要开科取士,以从天下选取人才。

任用的文官越来越多,士林就逐渐发展壮大。

慢慢的,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

此消彼长之下,勋贵的权势就会慢慢走向衰落。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勋贵集团就会逐渐失去话语权。

一点点走向没落。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需要几代人的更替。

不思进取的勋贵,在这个过程中,话语权被剥夺殆尽。

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当然,高瞻远瞩的勋贵也有。

如贾家前两代的国公,显然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

他们建立族学,让族中子弟投身科举。

以期延续家族的荣耀。

但这样高瞻远瞩的人,终究是少数。

丝毫影响不到大势所趋。

大魏传承至今,到景顺帝已经第三代。

国土版图基本已经定型。

现在的大魏,正值国家的转型期。

很少再对外用兵。

对外政策上,基本已经转为守势。

开国勋贵传至第三代,甚至第四代。

超品的爵位已经越来越少。

不少勋亲贵戚为了维持体面,已经开始入不敷出。

为此,他们纷纷想办法开源节流。

节流终究还是有穷尽的一天,开源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而勋贵们此时依旧手握重权,处于权力的上层。

捞钱的办法,实在太多。

但大多数人的方式都很简单粗暴。

有的囤积土地,顺便放贷收息。

有的出海走私,获得丰厚利润。

甚至还有的暗通塞外,以盐铁粮食换取利益。

总之,这些勋贵的选择。

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也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像贾家这样老实的,已经少的出奇。

当然,也可能是贾府的爷们连这个意识都没有。

只能坐吃山空,等着穷途末路。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