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已忘记了颉利可汗这个失败者。
无论他是死是活,对大唐来都不重要了,无关大局,若他活着以后不定还对父皇有用。
至于当初颉利可汗身边的执失思力,经过上一次张阳执意反对突厥与关外诸国的臣子封赐之后,此人便没了音讯。
赵国公或许也知道一二,但这些事情都不会与孤。
父皇已经不是当初秦王了,对父皇来这满朝中他连自己这个儿子都不信任,不要这些臣子了
李承乾收起这些思绪,也看完了这份手谕,又道:“张阳对父皇过的吐蕃教化之策,倒是很不错。”
长孙无忌叹道:“太子殿下,张阳所言的方略也会让关外诸国发生动乱。”
“他们发生动乱,岂不是对大唐更有利?”
();() “非也。”长孙无忌反对道:“任何与人不利的策略都会反噬自身,而且太过极端,这种极端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最后反噬自身。”
张阳的做法,被长孙无忌否决了。
又与他了关于朝中官吏任用的事,李承乾送他出了东宫。
“赵节,赵国公这番话是何意思。”李承乾皱眉道。
当初张阳在东宫任职的时候,赵节便跟随在太子身边了,如今已经有了这么多年,领着太子的直属队伍太子右率。
要情义,赵节与李安俨跟随最久。
赵节躬身道:“太子殿下,卑职哪里懂这么多。”
“你是个粗人,:该多看书的。”
赵节尴尬一笑。
李承乾颔首道:“张阳的方法孤看了,确实不错,就算是关外诸国有了动乱,大唐也可以平定,现在吐蕃治理得就很不错,有越来越多的吐蕃人心向大唐。”
可就算是张阳了这个策略,赵国公就反对得如此坚决,带着一些个饶恩怨。
李承乾忽然笑了,“看来,以后朝中的风波也不会少。”
夏到了尾声,当西北的风吹来的时候,让人感觉到了秋意。
半月之后,骊山上,张阳与李玥正在看着各地送来的秋收奏章,朝中各地的许多粮仓都开始放粮了。
李玥皱眉道:“太原的粮食都降到了斗米三钱,关中这四钱的粮价多半是维持不住半月,等淮南十月秋收,粮价还要下跌。”
张阳瞧了一眼,坐在华清池边喝着茶水的李世民,这皇帝还坐得挺踏实。
来骊山避暑,也给皇帝安排了住处,还要来蹭饭。
他忙的时候,骊山还要多准备一份饭食送下去。
不忙的时候,就踩着饭点来骊山用饭。
粮食一直是国祚的头等大事,如此一来骊山收粮食的价格也可以低一些,用来酿酒。
富余之年收粮,等旱年粮食收成差的时候,便将粮食放出来。
皇帝是个心大的人,如今粮食这么便宜,中原便不会有饥年,对太府寺来压力更大了。
粮食便宜意味着田亩的价值降低,大唐的饭桌不好管,管起来费尽心力。
上官仪已经去泾河了,李孝恭的三百亩良田都可以用来种一些青菜,卷心菜与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