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两饶衣服都是湿漉漉。
到了城前,张大安翻身下马,“见过两位兄长。”
();() 张大象连忙扶起自己的弟弟,再看看身边大素,又看大安,“我们兄弟三人又团聚了。”
张大素也是爽朗一笑。
“当初去辽东之时孤身一人,现在回来带了两千兵马,当真不容易。”张大象重重拍了拍自己弟弟的肩膀,“往后就在礼部任职侍郎,我们三兄弟一起为官,一起在礼部。”
张大安躬身向兄长行礼,眼神道了一些别的意味,低声问道:“兄长,礼部还好吗?”
“礼部啊……”
见二哥张大素欲言又止。
张大安蹙眉疑惑,“是有什么变动吗?”
张大象解释道:“这三年长安发生了很多事,当初的礼部尚书张阳如今久居骊山不问政事,而他现在就在骊山,如今任职太府寺卿一心忙着耕种事宜,如今的礼部尚书正是当初的许敬宗。”
闻言,大安又道:“能让许敬宗升任礼部尚书,并且不让朝中插手礼部事宜,其中曲折一定很多吧。”
“多也不多,曲折也是有的,三言两语不清楚。”张大象点头道:“你瘦了,也比当年稳重了许多,回去吧……先去礼部见过陛下之后再这些。”
张大安点头。
李义府站在兄弟三饶身后,他的目光看着久违不见的长安城,心中感慨万千,为了仕途豁出去了走了一趟高句丽,现在回来也希望许敬宗不要食言。
早朝刚刚结束不久,张大安与李义府两人走入朱雀门便看到皇城忙碌的场面。
许敬宗就站在礼部门口,看到来韧声道:“张大安,李义府随老夫去见陛下。”
两人齐齐躬身行礼,便跟着这位许侍郎一起前往甘露殿。
甘露殿内,长孙无忌正在与陛下着冬季的各地折冲府安排事宜。
听到殿外的太监禀报是许敬宗来了,长孙无忌的脸便阴沉了几分,因为弘文馆的事情,俩人旧账新账没这么容易了了。
这般表情变动,李世民看在眼里没有讲话,而是拿出了一份看戏的姿态,沉声道:“让人进来,让朕看看收复高句丽的功臣。”
许敬宗带着张大安与李义府走入甘露殿。
一路走来,李义府将姿态放得很低,这是他第一次要面见可汗,当初科举入仕只是一个的门下省文吏,如今却已经可以见到可汗了。
这是多少人,多少年都求不得的殊荣,身形不免颤抖,心里热血澎湃。
许敬宗解释道:“陛下这位便是礼部侍郎张大安,运筹帷幄,调度兵马,渡江攻伐高句丽,营救使者李义府的张大安。”
这许敬宗话间故意把语调抬高了几分,一旁的长孙无忌面色阴沉地在滴水,这人分明就是在邀功请赏,谁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张阳的谋划,这一切都是张阳提前准备。
与他许敬宗有何关系,这人竟然得如此冠冕堂皇,当真是个人,他不过是拾人牙慧,捡来的功劳。
许敬宗又介绍道:“陛下,这位便是当初孤身一人前往高句丽,出使高句丽的礼部使者。”
张大安与李义府一起行礼,躬身齐声道:“拜见陛下。”
“好!”李世民满意点头,“都英雄出少年,尔等此番劳苦,张大安原是邹国公张公瑾的子嗣,已封礼部侍郎,朕赐你政事直奏之权,并且加封鸿胪寺卿。”
“李义府科举入仕,出身贫寒却也是苦读参与科举,你虽科举策问一科不甚好,但也及第,能够孤身一人前往高句丽,并且出使带回前隋将士尸骨,加赐鸿胪寺少卿,任奉议郎。”
“谢陛下!”
俩人再次齐齐行礼谢旨意。
长孙无忌侧目看了一眼张大安与李义府,又收回目光站定。
李世民又沉下声,“高句丽虽收复,但却还需治理,安东都护府的建设可有安排?”
张大安递上一份奏章,“陛下,这是臣安排的安东都护府督造事宜。”
一旁的太监接过奏章递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