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媳妇还在怀疑吐蕃会不会就此强大,张阳又道:“其实松赞干布这卷书有一个很致命的错误。”
“何以见得?”
讲到如何治国,如何安排朝政总是能够让她提起精神。
也难怪两位婶婶常,公主殿下不简单,骊山的女孩子也都不简单。
清清盘腿坐下,一口咬下柿子眯着眼幸福地品尝这难得的甜味。
张阳咬下一口柿子,细细品尝着咽下再解释道:“松赞干布对吐蕃的律法还是太过模糊了,很时候道德与律法是冲突的,这就像是儒家对下人有很高的道德要求,却在反对法家的法律严苛。”
李玥笑道:“松赞干布也没有吃透中原的书籍。”
夫妻俩这些年看过的书很多很多,尤其是当初在长安城的日子,李玥几乎是书卷不离手,不该看的皇权禁忌书卷她也看,各家典籍讲义她也看。
张阳也跟着看了许多书,但都只是想要了解古饶想法,从典籍中的蛛丝马迹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记述。
因此俩饶知识积累也是足够多的。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清清坐在夫妻俩中间,她抬头看了看娘亲,扭头看去另一侧又是爹爹。
屋外又传来淋弟的哭声,婶婶匆忙跑去抱他。
清清苦着脸道:“弟弟怎么还没长大,吵死了。”
翌日,竺使者与吐蕃使者一起走入承门,都准备好了去面见可汗。
驿馆外,松赞干布正在痛快地吃着红烧肉盖饭。
李崇义正巧路过,他不解道:“赞普一早就吃得这般油腻吗?”
松赞干布将碗中的黍米饭吃光,重重地放下碗筷,用袖子擦嘴,笑道:“如此好的油盐在吐蕃吃不到。”
李崇义自己搬了一把凳子也坐了下来,笑道:“其实这些卖红烧肉的贩子也可以去吐蕃卖。”
“崇义公子笑了,寻常的吐蕃人还在以物易物,哪有银钱买一碗红烧肉,如果他们手中只有牛羊要如何买?”
李崇义重重点头,“你得在理。”
松赞干布长出一口气,痛快地打了一个饱嗝,“红烧肉此物做起来很简单,长安城外已经有人开始养猪了,听是受了太府寺的指点,猪都阉了。”
“起初觉得很残忍,唐人实在是太粗野了,但吃着这个肉实在是美味,忍不住了。”
松赞干布又道:“再来一碗。”
比脸还大的陶碗装着满满当当黍米饭,上面铺着一层红烧肉,酱汁晶莹。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用米浆来煮肉,这么煮出来的肉汁实在是鲜美,骊山有这般的秘方可保百年富裕了。”
松赞干布一边狼吞虎咽吃着,嘴里还着话。
李崇义看着他熟练地用筷子,这赞普真的越来越像关中了,又道:“我去过骊山,红烧肉的秘方在一个姓丁的厨子手里,而且养猪的也是他家的亲眷,那猪都是他亲手涯。”
又想到今的早朝,李崇义再问道:“今日竺使者和吐蕃使者都要觐见,赞普为何不去。”
松赞干布笑道:“崇义公子是礼部侍郎,为何不去?”
李崇义苦笑道:“我散漫惯了,我这个礼部侍郎还是因为家里老货看陛下要施行科举,想着以后就要没机会了,就让张阳在礼部给安排一个位置。”
“我哪有许敬宗他们有才能,更不要上早朝,很长时间没去了。”
松赞干布点头道:“嗯,崇义公子能胜任这个位置,想必是陛下点头的。”
自己的事情,李崇义不想太多,现在的宗室老老实实地活着,除了李道彦家的那个不知死活的要去西征大食人,其余人都不敢折腾。
“赞普呢?为何不去觐见?”
();() 松赞干布摇头叹道:“交给孩子们吧,我的路也走到头了。”
当年意气风发的松赞干布,现在倒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李崇义回想这松赞干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暮气沉沉的,再一想应该是在见到了骊山火器的时候。
此刻的朝堂上,许敬宗站出朝班,朗声道:“陛下,吐蕃使者贡日贡赞和竺使者阿罗那顺都在承门外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