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中文

九天中文>大明世祖完整版 > 第七十一章 江南(第2页)

第七十一章 江南(第2页)

“待其入拉萨之际,就是我军抵达顺京之时。”

朱存渠点点头,然后望着窗外,叹道:“昔日我与父皇商议康国事,父皇言语,长江黄河尽在高原,不敢让他国染指。”

“然而我在四川窥见,一旦康国与卫藏合流,居高临下,东可以窥探四川,北可以下甘肃、安西,南向云南,其又如昔日的吐蕃一般。”

“虽然如今形势不同,但国朝绝不允许蒙古亡后,还有另一个吐蕃现世。”

“殿下说的甚是。”朱静赞叹道:“您已经得其中三味了。”

朱存渠苦笑着摇摇头:“为这场战事,四川、重庆二地已然奔走起来,运粮的民夫不下十万,显然多年的积蓄将耗泰半,若是此时一场大灾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古之亡国,没有什么比战争更快的了。”

朱静则不以为然:“殿下,川渝百姓享福数十载,也该为朝廷出力了,康藏地区纳入国土,对于百姓来说是件好事。”

“苦一苦也是应该的。”

……

逮至杭州后,西湖,雷锋寺等名胜古迹浏览了一番,朱谊汐又在民间走寻了一趟。

杭州聚各府所出,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处之磁,严之漆,衢之橘,温之漆器,金之酒,可谓是百货俱全。

相较于争相种粮食的中原各省,苏南和浙江地区则钟意桑蚕,棉花,茶园,果园,药园等,从而是农、林、牧、副、渔并举,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集约化生产。

油菜、靛蓝、乌桕、黄草、灯草等商品作物旺盛,在北方很难见到。

如,去年普及的紫云英,在北方不及一成,而在苏州,松江府等地,则不下成。

大量的民户土地不够,就在房前屋后等碎片地,种下了紫云英来肥田。

甚至沿海地区的盐碱地,也有大户人家不惜代价地进行开垦肥田,企图再造良田。

在北方,开荒一亩地,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回本,而在南方,即使是盐碱地,七八年时间就足以回本,普通的耕地更只要五年时间。

无外乎经济作物多,收入高,所以南方热衷于开荒。

小门小户以种棉花、养蚕缫丝为生,半亩八分田的收益,抵得上普通的小地主。

同时,对于大地主来说,采茶,摘棉,洗麻等繁琐事,都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工,从而消耗了许多的劳动力。

也是如此,商品经济活跃,平均短工日收五十文左右,码头上的力夫更是能达到六十至八十文。

北京城也不过三四十文罢了。

就算是种水稻,南方的收益也远大于北方。

苏州府,亩产平均达到两石,即三百斤左右,丰年至三石,就算是下田,也能得一石半。

如种双季稻,亩可产谷6石。

蚕丝业在浙江的发展也不容小觑。

一般来说,一亩桑田产值要比一亩稻田产值高三倍,从劳动生产率角度看,种桑要比种稻提高50,

所以杭州府属九县皆养蚕缫丝,杭州东郊民户,以纠线为业者占十分之九。

“衣被天下”的松江府,西到江西、湖广,南到广东、广西,北到陕西、山西、直隶,甚至远销东北三地。

到此购货的商家不下数千人。

其中每年行销天下的棉布达两千万匹,出口海外的也在百万以上。

松江府织布的女工,达到了二十万家,近四分之一的人家参与到棉布的生产中。

由于棉花不足,故而江西,安徽等地的棉花也尽数被运送至此,甚至借着松江海关之利,荷兰人从印度运来棉花。

由此可以想象,当年占据松江半府的徐阶一家,是多么的豪富。

不过,朱谊汐还是窥探到了江南的致命问题:太过于依赖天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妖夫老公楚楚动人  诸天:从小欢喜当爹开始  温柔狙击  惊春暴雪[先婚后爱]  诡仙:从旅行商人开始  旖旎之下  网恋到顶头上司了!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六零寡妇再嫁  仲夏症候群  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  [咒回同人] 不要为难社恐啊  沈玉战云枭  离婚后,我成了全球首富的外孙女黎歌  帝王婿  离婚后霸总他悔哭了  月落西沉[暗恋]  锦衣卫蹲妻手札[美食]  七零海岛幼儿园美人大厨  每个世界与神相恋[快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