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始帝登基的时候用过的祈福铃,巫马部的镇族之宝,平时看都不让外人看,今天要不是给你祈福,我都借不来。”
“……”
夜惊堂无言以对,看着青禾手里历尽两千年岁月的‘法宝’,当下是真不好心猿意马了,在蒲团上正襟危坐:
“始帝也举行过这仪式?”
梵青禾拿起香炉放在夜惊堂面前,让他自己点三炷香:
“只要是西海的帝王,都得举行这仪式。如果你是有德之君,天神感应到了,就会庇佑你,让你筋骨强舰免去灾并健康长寿。”
“如果是无德之君呢?”
“那天神就没反应,不会保佑你。”
“哦……”
夜惊堂恭恭敬敬把三炷香插在香炉里,又询问道:
“这仪式真有用?”
梵青禾想了想道:
“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肯定有用,我们祷告了没用,那肯定是人的问题。就比如求雨,冬冥部历史上的祝宗,有些人就是能十次求来四五次,有的则是一辈子没求成功过……行了,你端正坐好。”
夜惊堂见青禾如此投入,自然不好急着行房,当下端端正正盘坐等待。
叮铃铃~
梵青禾穿着宽松的大祭司服,赤足开始在席子上转起了圈圈,口中念念有词:
“嘛咪嘛吽……”
夜惊堂完全听不懂,但为了配合,还是尽力抛开杂念,认真开始祷告上苍,祈求后宅和和气气永远不起火……
但在持续片刻后,夜惊堂忽然发现环绕耳畔的铃声、青禾独特的嗓音,以及屋子里乱中有序的布置,给他带来一种莫名恍惚感,就如同魂魄和身体不重合一般。
夜惊堂练过明神图,感觉是被青禾催眠了,当下集中精神,发现这种感觉果然没了;而当放松身心,如梦如醒的感觉又重新出现。
夜惊堂见此,心底不免讶异,觉得青禾这大祭司还是有点东西的。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他慢慢又发现,环绕周身的声响和光影,好似一种暗示,能引导人之意念,这感觉……
感觉就如同他第一次以神游之法,参悟鸣龙图一般……
叮铃~
梵青禾正在认认真真跳大神,手腕忽然被抓住,致使铃声戛然而止,她眼神顿时恼火起来:
“你做什么?我跳了这么久,打断就得重新来……”
夜惊堂眉头紧锁稍微琢磨了下,开口道:
“你确定这是祷告天神祈福?”
梵青禾还以为夜惊堂坐不住在捣乱,她把藤杖杵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
“巫祝之术,冬冥部代代相传,我要是学错,能当上祝宗?你老实坐着……”
“不是。”
夜惊堂略微抬手:“这个好像不是祈福礼,更像是上古时期,先祖传授后辈功法的一种方式。方才你教的,应该是一种治病强身的法门,和鸣龙图有点渊源,不过只能促进身体恢复、让身体强壮一些,还谈不上仙术……”
?
梵青禾说实话自己都不信这些东西,发现夜惊堂还说出门道了,便半蹲下来:
“果真?”
夜惊堂自然不会逗梵姨玩,他仔细琢磨了下,分析道:
“鸣龙图是吴太祖创造的,但创造鸣龙图之前,金鳞玉骨之类的法门,必然已经存于天地间,只是没有人发现。
“有鸣龙图这种大成之作,前面就必然有半成品;在上古时期,有人摸索出了一部分,凡人不知其背后原理,自然就把这些人当成了神明。有了神明,自然就有了巫祝、佛家、道家等信奉神明的流派。
“因为这些东西很难书面记载或口口相传,只能通过很晦涩的方式教给后人,于是就有了巫祝之术、道家奇门八卦、佛家五眼六通等玄学,而几乎所有类似的东西想学都讲究一个‘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