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令
杨林一直觉得,自己与霍元甲不一样。
并不是不认同对方的武道理念,而是不认同他对日本人,包括对外国人的那份仁善之心。
看看,霍元甲每次与外国人比武,都是点到即止,最多就是打伤,还不会下重手。
一旦取得了上风,立刻就会退后,来上一句“承让,承让。”
这种风度,也不能说不好。
但要分场合。
在同道比武,或者踢馆争雄时,你强你有理,自然能随意表现出自身的风度。
毕竟,圈子就是这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没必要做得太绝了。
中国的文化,千年来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也流行如此做事方法。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连社会底层的混混也知道这个道理的。
但是,对付外国人也这样做,杨林觉得还是太过温和了一点。
国家不同,国情不同,文化也不同。
外国人比武的时候,遵行的是能打死的就不打伤,能打伤的就不只去占个上风。
你打不死,就代表你很没能力,被人反向偷袭至死,那就是你傻。
他们特别凶狠一些,也特别直接一些。
只会羡慕畏惧强者,并不会去感恩,去佩服手下留情者……
不杀不是恩,反而是耻辱。
所以,霍元甲打了这么多场,场场得胜,无非就是给中国人自己提了提心气。
外国人呢,他们一点也不怕啊。
现在打不过不要紧,接着练好本事再来打。
或者,从国内请高手,再来比过。
反正又不会死,打着玩就是了,小孩子把戏。
有着枪炮军舰的震压,打赢打输无伤大雅。
这种比武就会导致一个很明显的后果,等到霍元甲一败,一死,中国人立即变得象舵鸟一样,把头紧紧的埋在了沙堆里,再也不敢大声说上一句话。
因为,他们从来就未曾真正站起来过,也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自信过。
展现自己的能力,也只是渴望得到外国人的一丝认可,一丝肯定。
一旦,这种肯定不在,他们就立即被打回原样,再次恐惧起来。
强国强种。
这话说得是很好,终究只能是一句谎言。
单凭武术救不了国家,那是因为,这武术只是表演,只是健身。
但是,若是这种武术,已经变成杀敌取胜的必备技能,能让外国人感觉到严重的生命威胁。
只能仰视敬畏的时候。
再来看看,武术如何?
……
所以,杨林刚开始比武之前,就决定,用外国人自己的理念模式去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