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篇s引起强震,现在还没有任何消退的迹象,三博医院不管那个角落,都在热议这件事,现在连扫地的大妈大爷都知道s是怎么回事。
网上也是一片热闹,某园上面这几天全是有关这件事的帖子,如果有个医疗版的热搜,这事肯定排第一。
但是杨平已经不管那么多,他静下心来安心工作,还是和往常一样。
如果加上在系统空间度过的时间,杨平经历的时间估计已经是别人的很多倍,这点事情还是能够看淡看透。
作为科主任,杨平每天会关注科室新收的病人,每天下午下班之前,他会浏览一遍电脑,将新收病人床号抄下来,然后照着名单自己单独去巡一遍房。
与病人多接触,这是杨平的基本工作原则。
只有多接触,才能获得第一手有关病情的资料,很多东西是仪器检查没法反映的。
巡完房,杨平特别关注滕新梅这个病例,不仅是曹教授提前给她看过病历资料,还因为这个病例真的棘手。
左心室与室间隔都十分肥厚,左室流出道梗阻,左室顺应性也降低。
心脏可以看成一个四缸泵,这四个缸就是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它们连接几根管道,
泵与管道构成两套循环路线,相当于人体的“灌溉”系统。
其中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连腔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这样形成大小两个循环。
血液被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到肺部,在肺部吸取氧气后,血液回到左心房,这是小循环,也叫肺循环。
小循环让血液获得氧气,获得氧气的血液从左心房流到左心室。
然后从左心室泵出到主动脉,经动脉流经全身进行灌溉,将氧气运输给全身细胞利用,完成灌溉任务后,血液经静脉汇集到腔静脉,最后回到右心房。
这时的血液是缺少氧气的,因为氧气已经交给细胞利用,于是血液从右心房又流到右心室,又开始获取氧气的小循环。
——
如此循环往复,生命不息。
这两套循环的动力就是心脏就有节律的收缩舒张,泵出和接受血液,达到周而复始的循环。
心脏每个缸之间,缸与管道连接处的出入口,都有单向开放的活动阀门,这种单向阀门可以保证血液单向流动,而不回流混杂。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可以理解为心脏变得肥胖,尤其两个心室之间的阀门最容易肥胖,心脏肥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导致腔室管道空间狭窄,特别是在收缩期时,肥胖的室间隔突入左心室,并且二尖瓣前移与突出的室间隔相接近,更加加重流出道梗阻。
心脏泵因为通道阻塞,无法将足够的血液顺畅地泵出,所以就出现缺血血氧的症状。
而如果不仅仅是室间隔肥胖,连左心室也出现肥胖,就会出现舒张后空间不足,空间不足导致接受的血液体积不够。
这样,收集的血液数量本来就不够,现在还因为堵塞不能全部送出去,这就更加缺血血氧。
手术就是给肥胖的心脏减肥,打开胸腔,切开主动脉靠近心脏的部位,从主动脉切口进入,将增厚的心脏从里面切掉一层肉,让它变薄变瘦,以疏通阻塞的通道,扩大狭窄的空间。
这种病例,左室和室间隔都严重肥厚,很可能术中出现切除不足,一旦切除不足,导致手术效果差,即使暂时缓解症状,几年后又会复发,那时需要再来一次手术。
切除不足不行,切得太多也不行,切得太多容易造成传导阻滞、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极有可能需要置入永久起搏器,心脏的正常搏动终生依靠机器辅助。
就像一个人减肥,减得不够,还是胖子;减少得太厉害,皮包骨头,走路都没力气,靠人用轮椅推着。
这种病例,传统的手术方法效果肯定不太好,风险还高。
所以杨平不想再沿着传统的路子来做手术,既然自己有条件,为什么不试试更好的方法,自己应该充分利用系统空间,进行积极探索,创造出一些新方法。
于是杨平开始对这方面的论文和专著进行了大量温习,虽然以前也看过很多论文和专著,但这次是有针对性的温习,效果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