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左吴回到寿春,向刘安汇报出使匈奴的成果。
刘安听完后,默然无语,过了许久叹息道:“匈奴人看似狂妄自大,说的何尝不是实话呢?想要创立大业,最终依靠的只能是自己。”
左吴安慰道:“大王无须忧虑,此行虽然没有和匈奴达成联盟,却也探知了他们的想法,只要他们真的拼尽全力和汉朝对抗,咱们的机会也就来了。”
“是啊,成大事者必观大势,当今皇上和伊稚斜乃是一类人,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咱们何妨坐山观虎斗。”
细想之下,刘安对匈奴人的态度逐渐释然了。不管匈奴人是否愿意结盟,只要他们和汉朝死缠到底,最终获益的一定是自己。
即使伊稚斜不愿意告知他们的出兵计划,刘安还可以通过刘陵获知汉朝的军事行动。一念及此,他给刘陵写了一封信,让她务必套牢张次公,一旦汉军有大的行动,一定要及时向他汇报。
十月初八,汉武帝在承明殿召集卫青商量对匈奴的作战计划。
“去年是大丧之年,朕不愿出兵。如今,大丧之期已过,咱们是该酝酿一起大战了。”汉武帝不紧不慢道。
“不知陛下想从哪里出兵呢?”卫青直接问道。
“你觉得从哪里出兵更好呢?”汉武帝不答反问。
“回陛下,自从设立朔方郡后,匈奴人屡次骚扰,伊稚斜即位后更是对朔方虎视眈眈。臣以为,应该从朔方出兵,打击匈奴右贤王一部。”
“好,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朕亦有此意。”汉武帝高兴道:“你的十万骑兵应该训练好了吧,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了。”
“臣以为,仅仅对付一个右贤王,无需出动十万骑兵。况且,这十万骑兵尚有部分是新近招募的,不宜全部投入战场。”
“那你以为,出动多少合适呢?”
“臣以为,三万足矣。”
“三万?是不是太少了点?毕竟,右贤王部在高阙塞外六百余里,一旦交战,如果没有绝对优势,很难彻底击溃他们。”
“虽然是三万,却都是汉军最精锐的。而且,臣还准备带上所有的校尉,让他们全部接受战场的洗礼。到了下一次,他们人人可以独当一面。”
“好,这个主意不错。所谓练兵,必须在战场上操练才有效果,没有经过生死考验的兵不是好兵,也挑不出真正的将军。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什么?”
卫青沉吟道:“草原作战,骑兵是主力,步兵却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弓箭兵、长枪兵,一旦战场陷入胶着,可以让骑兵暂时撤回休整,然后用步兵作为阵地防守。如此组合运用,进可攻退可守,即使远征,也不惧匈奴人的大规模冲锋。臣以为,除了骑兵,也要准备步兵。”
汉武帝大喜:“好,战场之上有卫青,朕可以高枕无忧了。初春二月,北方草原刚刚恢复生机,是匈奴人最为虚弱的时候,出兵的好时机。你回去准备下,尤其是人员安排,你可以随意挑选,一定要将校尉以上的军官全部拉到战场上。”
“是,臣即刻回去准备。”卫青应了一声,准备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