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最早的人,是从哪里懂得这些知识的呢?
唐太宗李世民摸了摸下巴:“能想出这些的老祖宗们,还真挺聪明。”
所以,文明的发展,的确是少不了这些聪明的脑袋。
……
【在后来诞生的古文明中,埃及有象形数字,古巴比伦有楔形数字,而古华夏有甲骨文数字。】
古埃及文字中,1000用一朵荷花来表示。
100000这个数字则用了蝌蚪来表示。
考古学家道:“因为池塘里的蝌蚪可比荷花要多多了。”
那更多的一百万这个数字呢?
考古学家做出了一个吃惊的表情,然后又恢复正常表情:“一百万这也太多了,简直让人吃惊。所以古埃及人用吃惊的表情来表示。”
【华夏的甲骨文,和后来的繁体数字有些相似,区别不是很大。】
【后来,很快就演化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形态,从一到十。并且,老祖先们还发明了算筹和算盘这样的工具,逐渐成为了一个体系。】
【因为算筹的盛行,古人们也把专门研究数学的人称为“筹人”。】
【此“筹人”非彼“仇人”。】
繁体的从一到十的数字出现在了仙画里。
有人随身带着算筹,就放在布袋子里然后挂在腰上,需要用了就拿出来,极为方便。
后来,有了算盘。
在各种地方,都能看到人在飞快的拨着算盘珠子,然后在账簿上写下数字。
【但是,在近代,阿拉伯数字一统天下,逐渐成为了世界通用的数字。】
路小柒放了从一到十的阿拉伯数字。
顺便又把小数点和分号还有其他的一些数学符号给放上去了,还标注上了相应的古代表达方式的对比。
……
西汉。
落下闳旁边的几位星官高兴的点头:“不错,我们之前就是筹人。”
因为他们的算术研究在民间还颇有名气,所以朝廷之前要修《太初历》的时候就把他们都召到了长安,协助修历。
如今历法虽然已经修完了,但他们也都被留了下来,还都混了个一官半职,在太常任职。据说等大学正式开了之后,还需要去大学里给学子们上算术课和天文课。
也算是人尽其用。
但大家都很高兴,心中并无异议。
有编制了,可以吃上皇粮这种好事暂且不提,能当上“筹人”的都是对数学一途感兴趣的,如今可以专门来研究数学,那可比以前一边谋生一边搞这个要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