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刘伯温看向管家,面露异色。
这管家跟了他也有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了,虽说算不上多聪明,但也不是笨人。
这突然开口,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说说看,怎么用处不大。”
刘伯温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朝着管家问道。
管家说道:“老爷,这民报虽好,但也就读书人买的多,五文钱不多,但寻常百姓光顾的很少,要知道什么事,还不如直接去城门口看告示呢。”
管家的想法,简单朴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刘伯温点点头道:“没错,要花钱的东西,对于百姓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不过,你想过没有,那些读书人看了之后,会不会讨论呢?”
();() “百姓虽然没花钱,但总还是能听到的,这就足够了。”
“至于城门口的告示,那里并不适合张贴民报上的内容。”
信息的传播,文字是一个途径,口耳相传也是一个途径。
刘伯温想的还是比较深刻的。
“老爷说的是,但这也就仅限在京城内,出了京城就没了,想不通为什么要搞这个。”
管家微微躬身说道。
刘伯温笑道:“你怎么知道,这民报就只会局限在京城之中呢?”
这话一出口,管家明显愣了一下。
“老爷,这出了京城,就算是军报那也得是快马加鞭才能传到,这区区一个民报,犯不上吧。”
管家一脸不相信的说道。
刘伯温只是笑笑道:“区区民报,你看的太浅了,等着吧。”
解释再多,不如看最后的结果。
管家点点,也没继续多问。
刘伯温继续看着民报,想要从中读取一些信息。
这东西蕴含的信息,还是相当多的。
刘伯温想都不用想,民报在发出去之前,肯定给朱元璋看过了。
征得了朱元璋同意才能发出的信息,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
“老爷,宋承旨到了。”
此时,管家的声音响起。
宋濂来了!
听到这声音,刘伯温当即放下了手里的民报,摘下了眼镜,起身正欲迎接。
“伯温,不好意思,冒昧打扰了。”
宋濂快步走来,一脸笑呵呵。
刘伯温立刻道:“我这府里常年没什么人来,你能来,我很高兴。”
自从请辞之后,刘伯温的门前那可真是门可罗雀。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直接反应在了朝中群臣对刘伯温的态度上。
不过宋濂倒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