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极捋须,望着滚滚的江水,若有所思。
西夏弹丸之地,形同亡国,陛下还会救援吗?
金国是大宋世仇,蒙古大军和金朝鏖战,宋军大概率会作壁上观。
至于蒙古国,皇帝视为心腹大患,不知会怎样应对?
“什么选择?三年前国力孱弱,陛下就敢和鞑靼大军叫板。三年后,边军数十万,兵强马壮,火器犀利,粮草弹药充足,三军用命,陛下还会怕其它列国吗?”
对胆大包的皇帝,宣缯自认为了解得够深。
要胆大,皇帝第二,下没有人敢第一。皇帝性烈如火,吃软不吃硬,只怕蒙古国使者来了,没好果子吃。
“宣相公,如今江南西路所需的粮食,都是来自海外吗?还有这些硫磺硝石,也是海外供给边塞吧?”
汪纲指着进入港口的一些满载货物的船只,前后都有水师战船押运,恐怕都是军事物资。
“不错!如今淮东、湖广,以及江南西路所用的稻米,都是由海外运入。汉中屯田所产,足够利州两路和临洮府所用。河西自给自足不,到了明年,就可以反哺临洮路。我军弹药粮饷充足,足以支撑起一场大战了!”
硫磺来自流求府和瓜哇岛,硝石则是来自印度洋的锡兰和孟买,粮食主要是来自占城和婆罗洲,金铜来自澳洲和南非。海外运入的粮食等战略物资,保证了大宋边军的粮草和弹药供给,宣缯也是兴奋。
战争打的就是国力,就是后勤。大宋如今兵精将广,粮草俱备,只怕边军将士早已经蠢蠢欲动了。
更为关键的是,如今的大宋尚武之风浓厚,民间习武之人比比皆是。他都怀疑,一旦朝廷下令扩兵,民间青壮必会踊跃参加,不要几十万大军,就是百万,还不是信手拈来。
遍地都是赳赳武夫,这好战之风一旦扇起来,可就不容易压下去了。
“两位相公,西夏朝廷遣使前来,敢问,陛下还会发兵救援西夏吗?”
汪纲忍不住,又问了起来。
今时不同往日。西夏已经没有林抗自保的能力,大宋总不能发兵进驻中兴府吧?
“陛下在大事上,从来都是冷酷无情,以大宋利益为第一看重之事。陛下要中兴我大宋,难道会容忍一个国中之国吗?我是不信。”
“宣公所言甚是!此刻西夏遣使前来,一是求大宋发兵救夏,另外一个就是俯首称臣。这么看来,恐怕第二个,后者似乎更加务实。难道,西夏两座城池,要大宋无休止地救下去吗?他们就不怕被鞑靼随时灭国吗?”
宣缯和薛极一前一后道。
三年前,西夏就已经形同亡国。现在蒙古大军随时南侵,百姓肯定纷纷逃亡。没有了百姓,西夏就没有了存在下去的理由。
“诸位,老夫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恐怕明年就要致仕了。西域、燕云十六州,老夫恐怕是看不到了。不过,若是能去一趟玉门关,能看一看黄河,老夫就心满意足了。”
薛极看着江水捋须道,白发随风而动。
去玉门关看看?谁又不想?
不过,想到未来的战事,他不由得又忧心忡忡,愁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