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隐居的日子里,司空图除了偶尔客串一把父母官之外,也会写写诗,作作词,收拾起他从前的主业来。春天高唱“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午睡起来看着窗外,“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夜半梦回惊醒时叹息,“五更惆怅回孤枕,犹有残灯照落花”。
在山石泉林的浸润下,司空图还写了一部小书,后来的欧阳修、苏轼和王士祯都很喜欢。这部小书是《二十四诗品》。
虽然是一部诗歌理论作品,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间接欣赏到王官谷自然原野之美:“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玉壶买春,赏雨茅屋”,“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晴雪满竹,隔溪渔舟”……
会玩又有才的司空图,深得当地的节度使王重荣父子看重,多次送东西给他聊表心意,然而司空图完全不感兴趣,闭门不收。
有一回王重荣骗他作了一篇碑记,命人送给他几千匹绢作为赠礼。结果,司空图看了看,眉头都不皱一下,叫人把绢匹拉到集市上,任人拾取,一天之内就拿光了。
司空图的名声传开后,当时抢掠烧杀无恶不作的寇盗,唯独不去王官谷。所以,不少读书人跑去王官谷中寻求避难。
山中无岁月,世上已千年。时间的车轮载着死气沉沉的大唐王朝到了289年的终点。
后梁开平元年(9o7)四月,司空图从柳璨眼皮底下脱免的两年后,朱全忠篡位成功,即帝位。
图片
▲朱温画像。图源:网络
朱全忠上位后,派人来恭请司空图去做礼部尚书。
来人三顾茅庐,司空图关着门睡觉,没有去。这也是“八征不起”的最后一“征”。
司空图也不关心这些,照常过着他的隐居日子。
次年早春,枝头的杏花尚且打着骨朵儿,时年十七的唐哀帝被杀。
消息从山东济阴传来,司空图多年来第一次变了脸色,望着裹在寒气里的杏树出神。几天后,王官谷中的司空图死了。
《新唐书》载:“(司空)图闻,不食而卒。”
司空图,一个当之无愧的隐士,这个曾潇洒坦然地在自己墓地上饮酒赋诗的奇人,的确是绝食而死了,留给后人满头问号。
平日里和司空图一起喝过酒的晚唐诗人徐寅,听闻司空图的死讯后,给他写了一悼念诗:
园绮生虽逢汉室,巢由死不谒尧阶。
夫君殁去何人葬,合取夷齐隐处埋。
徐寅认为司空图不单单像尧舜时的巢父和许由,更像商末时隐居阳山、不食周粟而亡的伯夷叔齐。
大概这诗可以给人们满脸的不解,留下一种可能的答案:乱世中,有人死于权,有人死于财,也永远有人死于信仰。
图片
德佑元年(1275),面对兵临城下的蒙古人,南宋临安城里乱成一团。以两位宰相陈宜中和留梦炎为,帝国的大小官员们纷纷弃职逃命,作鸟兽散。
66岁的太皇太后谢道清现,她和年仅4岁的宋恭帝赵?,已经孤独无依。不得已,她下诏痛斥公开逃窜的各级官员。大意如下:
“我朝三百多年,对士大夫以礼相待。现在我与新君遭蒙多难,你们这些大小臣子,不见一人出来救国。我们有什么对不起大家?你们内臣叛官离去,地方守令舍印弃城……平日读圣贤书,所许谓何?乃于此时,作此举措,生何面目对人,死何以见先帝?”
就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一位状元出身的官员挺身而出。
他就是在宝佑四年(1256),以21岁之身荣膺状元的文天祥。眼下,这名4o岁的昔日状元,正担任赣州知州。
自打1234年蒙古人灭亡金国并持续不断南侵以来,历经四十余年抵抗,南宋的耐心和国力已经消耗殆尽。很多人开始观望形势,鼠两端,以致当蒙古人逼近临安城,南宋皇室向天下出勤王诏书时,响应者竟寥寥无几。
在这种情况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前往临安拱卫京城。这位“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的美男子捧着勤王诏书痛哭流涕,他对门客说:
“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也忧虑别人忧虑的事情;以别人的衣食为衣食来源的人,应为别人的事而至死不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尖叫集请大家收藏:(91919191)尖叫集更新度。
想当初,他高中状元后却因性格忠直得罪权臣贾似道,被贬出朝。尽管在地方表现得“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但一到帝国危难时刻,他却不畏艰难,“尽以家资为军费”。
面对虎狼之师的蒙古兵,友人劝告他说,如今元兵三路直逼临安,而你却带着一万多人的乌合之众去以卵击石,这跟赶着一群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
文天祥说,我又何尝不知,但国家危难,眼下征召天下勤王,却“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