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这般,夜夜搬兵,到了腊月二十八,所有人马全部进入潜伏地,枕戈待旦。
腊月二十九,贾琏接到奉圣军台站的飞鸽传书,乾元帝肯定了贾琏的作战方略,对于如何安抚灾民,乾元帝赏赐贾琏一方龙佩,龙佩上吊着圣旨:“赐予贾琏,便宜行事。见玉佩者,如朕亲临。”
贾琏将手握玉佩满心欢喜,此乃尚方宝剑。有了这方玉佩,安置灾民谈判的时候,贾琏就能允诺一些可以促成谈判成功的条件。
比如,发放路费,比如,减免赋税劳役等等。
王子腾看见玉佩也恨高兴,如今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杨久志的表弟,吴贵妃的弟弟吴必达带领的劳军之师。
乾元帝这一回真是神来之笔,吴必达劳军队伍的人数竟然多达三百人,正好是一个营的兵马。
贾琏不又在心里给乾元帝比个大拇指。
贾琏正好把自己的平子营全部替换进去。至于渔民,贾琏已经你交给了王子腾,安拆在永定军中,云梯队要在外面担负攻城的中坚人物,也不会跟着贾琏一起诈门。
只可惜,劳军的队伍实在太娇气,七八日的路程,他们硬是走了半个月还没到,若非奉圣军的台站一直给贾琏报告他们行程,贾琏几乎以为他们不来了。
腊月三十的上午,贾琏终于接到了消息,劳军的队伍昨夜经过奉圣军的台站,已经被奉圣军擒获。
贾琏大喜,忙着带领平子营赶往平安洲外三十里之处的台站。鸦雀不闻之间,把吴必达的劳军之师换了个底朝天。
这个吴必达就是乾元帝故意在吴家找的个棒槌人物,他就是个纨绔,平日提笼架鸟,走狗斗鸡,正事不干。
乾元帝起初让他出京劳军他很不乐意。却是他外甥三皇子知道了,告诉了自己母亲吴贵妃,吴贵妃把他找去骂了一顿,他这才勉为其难,接了差事。
他这些手下,都是乾元帝授意兵部东拼西揍的杂牌军,跟吴必达根本不熟。只有前面十二位管理依仗的龙禁尉,是乾元帝安插的心腹侍卫,这几人吴必达认识,与贾琏更加熟悉。
他们已经接到了乾元帝命令,届时配合贾琏行事。所以,有了这十二位侍卫的配合,贾琏只要不换吴必达的亲卫长随,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手下已经被偷梁换柱了。
贾琏趁着吴必达晚膳的时间偷梁换柱,然后,就往十二位侍卫出面,以台站的条件艰苦为由,劝说吴必达夤夜赶路去平安洲。
这个劝说:左不过剩下五十里路,一个时辰也就到了,不然在这个鬼不生蛋的地方住一夜,明日大年初一还要赶路,实在太晦气了。
那个又劝说:今日连夜赶到平安洲,还可以赶得及卫所除旧岁迎新年宴会,会上必定有歌舞,听说这边舞姬有异地风情,老漂亮了。到时候,公子可以让舞姬伺候着喝酒吃肉,这多么高兴啊,何必为了一点雪路就畏缩不前,错过大好的享乐呢。
吴必达本来就是哥没有主见得人,却是这里的条件实在艰苦,饭菜不见多少荤腥,荤菜更是没有。他又是贪杯好色之徒,闻听进了平安洲有这些好处,何乐不为?
吴必达答应夤夜启程去平安洲。
这般时候已经是戊时初刻,赶路大约需要一个时辰。贾琏暗暗此昂贾芸传达了信息,亥时正刻动手。
这一路上,化了装的贾琏合着十二个侍卫哄孙子一般哄着吴必达,终于在亥时初刻赶到了平安洲的东城门。
城门在戊时初刻已经关闭,这个时候就要吴必达这个敲门砖出面了。
吴必达被人叫醒了,迷迷糊糊听闻已经到了平安洲城外,很是高兴,瞌睡也惊飞了:“快去叫门,就说我们奉命劳军来了。”
城上的守卒因为大年夜还要执勤很是厌烦,这会子他正捧着手炉,靠着城墙眯顿,却被叫门声打断了瞌睡,十分烦躁,探出身子呵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没有要紧的事情,明日赶早吧。”
吴必达顿时骂起来:“你这个狗杂种讨死啊!睁大狗眼仔细瞧瞧,爷是何人,小爷吴必达!”
第140章140
城上兵卒哪里认得吴必达是谁呢?却又怕他真是个什么大人物,因耐着性子问道:“请问您老是几品?来此有何贵干?小的们问明白了也好向上官通禀,夜半开城门可是大事,小的们不敢做主!”
吴必达越发恼怒:“我几品?老子超品。皇宫中的吴贵妃是我亲姐姐,三皇子是我亲外甥,你们指挥使杨久志大人,那是我亲表哥。你这个狗杂种,竟敢叫小爷明日再来,我现在给你个机会,速速去通报按察使,就说我吴必达到了,叫他亲自来接。”
吴必达心里,杨久志若非沾了他贵妃姐姐的光,岂能威风八面,坐镇一方?
如今到好,他手下一个小小的兵卒,竟敢瞧不起自己,叫他如何能忍?
今晚本来有一什兵卒值夜守城,如今却只有两人在城门瞭哨,其余八人都在下面城堡里吃肉喝酒,他们不能回家过年,大年夜别家都在吃团圆饭,他们却要喝着西北风守城。想着指挥使大人正在宴客,他们也自己犒劳犒劳。
城门上有两人瞭哨,另一个正睡得晕晕乎乎,不妨这边吴必达骂起来,顿时惊醒。
这个兵卒有些城府,他仔细询问同伴,惊闻是钦差劳军,顿时把瞌睡吓跑了。
两个人捧着脑袋商议一番,将手里的火把吹亮些,就着火光向下窥探,好家伙,竟然是龙旗。
这是代天巡视的钦差依仗,以前平安洲来过钦差,他们两个见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