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他还是当年那个胖子。
江师傅远远看着这一幕,魏王殿下一句句喊着张阳姐夫,他扶着自己花白的胡子,一时间失神,突然间明白什么。
在骊山的人都知道,骊山的主人就是魏王殿下的姐夫,只是这一刻他老人家终于想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难怪他……
“该是这样的,应该是这样的。”江师傅低声自语,怅然若失走入铁匠坊,此刻的铁匠坊的人都出去了,烧铸的炉子也已经熄火。
他走入自己的房间内,从桌案下拿出一个盒子,盒子中装着的都是银饼,这是原本打算交给他的。
只是现在才明白他是骊山的主人,是骊山的县侯。
平时他看起来没有一些县侯该有的模样。
();() “是呀,他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一直在魏王手底下做事,那个娶了公主造福骊山的,除了他还会是谁。”江师傅笑着此刻的心情很复杂。
铁匠坊外,蒸汽机运作已经有一个时辰了,在蒸汽机旁放着一个台阶,人踩上去可以加水。
蒸汽机运作得越久,这个铁皮盒子不住颤抖,好在运转很稳当。
张阳看了看众人还在成功的喜悦中,世事总是这么的有意思。
从开始设计蒸汽机到现在铸造出来已经有三年了,而这三年间李泰克服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其中最难克服的恰恰是一些很的细节。
这些细枝末节就像是拦路虎,拦住了蒸汽机铸造的过程,也体现了现在骊山工业发展不全的症状。
唯独是金属工艺上一个最常见,最简单的工序,只是一个倒角却成了蒸汽机成功的关键。
这便是令张阳想笑又笑不出来的地方所在。
铸造工艺的精细化一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或许这个蒸汽机比后世的蒸汽机车还要大上三倍之余,但这是大唐的蒸汽机。
光是看着狂野又简陋的外表,处处有着大唐该有的野蛮之气。
技术的萌芽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它会越来越好,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往后的蒸汽机也会更加精细。
已经想不起来后世的人们是如何铸造出蒸汽机的。
可在大唐,这是骊山众多技术骨干三年的心血,耗费的人力物力之多难以估量。
这一刻觉得自己付出都是值得的。
张阳将欣喜与感动都留给在场的众人,便离开了人群。
同样在这个时候离开人群的还有李世民。
“这蒸汽机会一直转吗?”
听陛下这么一,张阳笑道:“那就要看它的负荷极限在哪里了。”
李世民蹙眉叹道:“朕已看不透现在的骊山。”
张阳摇着手中的扇子,“陛下打算什么时候用骊山的蔬菜宴请朝中重臣。”
蒸汽机归蒸汽机,太府寺的事情不能停下。